超超护士是我们科室的静脉穿刺高手,工作也有十多年了,可以说没有她解决不了的静脉穿刺难题。 不久前,她被借调到感染科,该病区有一部分病人是消化肝病科的病人,由于周转快,基本上都是外周静脉留置针,也有一次性钢针穿刺的,很少有病人愿意选择CVC,更不用说是PICC、输液港了。 近日,护士超超与笔者分享了一张留置针逆向穿刺的图片。 据超超说,这个采用逆向穿刺进行静脉输液的是一位丙肝病人,血管条件很差,责任护士就在患者的手背上留置了24G留置针一枚。 由于该段静脉也是又细又短,不够直,又用了一条胶布进行皮肤牵拉,这样滴速倒也通畅。(图片由作者提供) 那么,静脉逆向穿刺是否可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将通过文献复习进行总结。 逆向穿刺:哪些部位静脉可以选择? 逆向静脉穿刺输液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只要掌握其优缺点及适应症,扬长避短,就可以起到合理安排静脉血管,保护静脉血管的作用。 1.手背静脉网:手背静脉网是上肢浅静脉的一部分,位于皮下,与深静脉之间存在丰富的吻合支,因此,在手背静脉网处作逆向穿刺可以通过这种网状结构向右心回流。 2.足背静脉:靠近趾掌关节处的小静脉,弹性好且较粗,但因其较短,且靠近趾掌,常规穿刺不易进针。 如果采用逆向静脉穿刺法,上述不利因素即可改善,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可在足背静脉弓小静脉进行逆行穿刺。 3.小儿头皮静脉:小儿头皮静脉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以通过侧支回流,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 一般首选额正中静脉、额浅静脉和颞浅静脉,耳后静脉、颅骨缝隙间静脉逆行穿刺。 4.体形较瘦患者的胸部或腹部静脉:胸腹部静脉丰富,分支多,可长期选用;另外,胸腹部皮肤薄,进针疼痛不明显,并可在输液结束后短时间给予保留,便于治疗。 5.前臂范围静脉:也有学者将逆向穿刺留置针应用在心衰患者中,选择前臂范围中血管粗直部位进行留置针穿刺,操作者持针与皮肤保持10~30°进针,见回血后将外套管送入并将针芯拔出固定。 因为进针方向是与血流方向相反的,所以进针后更容易观察到回血情况,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来源:护理静疗站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