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最大的表现就是教民,让每个人都懂得五伦、八德的道理,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所以,为国必须秉持「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理念。谁来教呢?首先国家领导人必须对教育有深刻的认识,知道「教」是「上所施,下所效」,而不仅仅是言教。 要想在全国兴起道德教化的风气,还必须尊师重道。也就是国家领导人必须率先垂范,把那些有德行的人、懂道理的人、贤德之士选拔出来,甚至推为国师,对他们非常尊重。而这个国师受到皇帝、最高领导者的尊重,全国上下也愿意听从他的教诲。这样,崇尚道德的风气才能够在全国普遍流行。 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还必须秉持「举孝廉」的人才选拔机制。国家把具有孝廉品行的人举荐出来,做为国家官吏的后补,由国家来培养。为了保证把孝廉品行的人举荐出来,而不是将自己的亲朋好友推荐出来,也不是谁给的钱多,就推荐谁,还有一个制度也是必须实行的,那就是「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推荐的人为国家建功立业,举荐者也要受到国家最高的赏赐。如果因他嫉贤妒能,把人才蒙蔽了、埋没了,一旦发现,也将受到国家最高的惩罚。这些是落实「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一些做法。 当然,在中国传统社会,僧侣,也就是出家人,也承担着教育的工作。寺院都是讲经教学的场所,几乎每一个县都有寺庙。如果每一个寺庙都承担起讲经教学的功能,我们相信民风也会非常淳朴。出家人就要有德行,而且要读圣贤书,能够讲经说法,做人天师表。古人说「以先觉觉后觉」,自己如果还不觉悟,还有贪瞋痴慢,怎么能够帮助别人觉悟?所以,想去帮助别人觉悟,自己首先克服贪瞋痴慢疑,而且必须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这些人作为社会大众的示范,作为老师讲经教学,才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好的影响。 用什么教?就用《群书治要》教。如果大家都能够学习《群书治要》,思想观念高度统一,这个社会就很容易治理了。《群书治要》帮助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创立了贞观盛世,又传到日本,为日本的贞观、承和两代盛世做出了贡献,说明它的道理是普遍的,在中国适用,在其他国家也适用;在古代适用,在今天也依然适用。 现代社会如果想要教育的效果很快、很理想,就要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和传播工具,特别是在现在师资缺乏的情况下,通过卫星电视、网络等远程教学的方式,扩大教学的影响。比如潮州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用光盘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摘自《群书治要讲记》 费洛蒙异性相吸香水量子纠缠产品开发原费洛蒙异性香水大揭秘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dfdj.com/haal/14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