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切除喉咙不能讲话未必靠这样就

时间:2024/8/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

医生,

一定要把我的喉切了吗?

手术后讲不了话,

那我的生活不就缺少色彩了吗?

全喉切除手术是治疗中晚期喉癌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手术切除了正常的喉结构,术后患者永久性丧失了正常的发音功能。不能说话,变成一名无喉者,是许多喉癌患者术前犹豫再三、甚至拒绝手术治疗的原因之一。

切除喉咙=再也无法说话?

未必!

我院无喉病友为您讲述

从青蛙身上获得灵感的真实故事

李先生三年前因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告诉他根据病情需要做全喉切除手术,但术后将无法像从前那样说话,不能说话的担忧让他一度想放弃治疗。最终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在医护人员细致的关怀与鼓励下,他接受了全喉切除手术。

半年后李先生终于康复,生活慢慢回到原来的轨道,但无法与人通过语言沟通,令从前喜欢与人聊天的他难以忍受。“什么时候我才能像别人那样说话”,这样的想法一直在他的脑海中萦绕。

一天,他来到城郊一个小鱼塘钓鱼以打发时间,耳边一阵又一阵的青蛙呱鸣吵得他心烦意乱,“青蛙是怎样叫的这么响的呢?”出于好奇,他仔细观察起青蛙的发音方式。看着看着,他开始模仿青蛙的动作,尝试着发出声音。不知不觉6个小时过去了,终于从他的口里发出了含糊不清的声音。

回家后,他继续反复地练习,吸气和排气发声的动作越来越协调、熟练。能说出单词后,他就主动在路上与亲朋好友打招呼。刚开始,别人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慢慢的,他的吐字越来越清晰,从单词到短语,再到句子。

最终,他通过模仿青蛙发声方法,顺利地学会了用自身的器官(食管)与人交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管发音。

无喉病友能通过

哪些方法重建发音功能?

食管发音

是无喉者发音功能重建主要方法之一

其余方法包括

人工喉(电子、机械式)

及手术安装发音钮等发音装置

1

人工喉:

人工喉分为机械人工喉及电子人工喉。

?机械人工喉:又称气动式人工喉,通过将发音器的一端连接颈部气管造瘘口,另一端含在口中,说话时经口呼出的空气可振动发音器的硅胶膜产生声波后,经导管传入口腔,借助唇齿舌的构音作用形成语言。

?电子人工喉:简称电子喉,其发音器外观像小电筒或剃须刀,说话时将该发音器置于颈侧,借助唇齿舌活动配合口型发出声音。

人工喉使用较为方便,发音连贯性强,但所发出声音音调单一,与正常发音差别较大。

2

发音钮:

通过手术建立气管、食管或下咽腔之间的通道,患者呼气产生的气流经此通道进入食管或下咽腔,冲击粘膜而形成声波。

术后发音一般不需通过特殊训练,音质音量可近似正常发音,缺点是需要定期手术,更换发音钮。

3

食管发音:

食管发音又称咽食管发音,是替代喉正常发音的方法之一,患者无需借助任何辅助工具或再次经历手术的痛苦而重获语言功能;患者容易掌握,音色清晰自然且带有情感表达;交流更为便利,不受时间、地点、年龄、条件等的限制,有助于打破无喉者不能用语言自由交流的障碍,重返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食管发音的原理:无喉者通过吞咽、吸气法主动将空气吸进食管,储存在食管上段,借助胸内压力,并运用环咽肌的收缩,使缩小的食管上端和下咽部的黏膜形成振动源,以嗳气的形式将空气压出食道入口,使振动源发生振动而产生基音,再经过咽、鼻、口、舌、齿及唇构音组织的加工而形成语言,即食管音。

?食管发音训练方法:无喉者一般需经过3-6个月的学习与训练,逐渐掌握食管发音的方法,也曾有患者通过五分钟的学习即初步掌握了食管发音方法。关键在于无喉者要树立信心,坚持不懈,根据自己的特点不断揣摩、练习,就会达到理想的境地。

视频/文章来源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杨华、梁碧君

原标题:《切除喉咙=不能讲话?未必!靠这样就能做到......(内含义诊信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dfdj.com/haal/171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