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系指肿瘤压迫、侵犯有关组织神经所产生的疼痛,为癌症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甚至贯穿患者疾病始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缩短患者生命[1]。癌症疼痛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多个方面破坏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世界卫生组织(WTO)已将控制癌痛作为第3种抗癌手段[2],但采用西药治疗不仅不能很好的控制疼痛,而且会出现如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及排尿困难等毒副反应,因此中医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中药硬膏止痛方为我科自拟方,是用纯中药经过多种工序制作而成,笔者应用此方,在治疗肿瘤患者轻、中度疼痛方面取得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年1月-年12月的住院癌症疼痛患者80例[3],均经病理或(和)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以疼痛作为就诊的主要症状;②排除关节病变、外伤、内脏绞痛等其他病变引起的疼痛;③排除神志不清,不能表述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年龄最小28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65.5±16.8)岁;男22例,女18例;病程3个月~2.5年。对照组40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94岁,平均年龄(68.9±21.8)岁;男19例,女21例;病程2个月~3年。各组性别、年龄及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4]。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按照癌痛三阶梯给药原则基础上给药外,配合中药硬膏止痛方热贴敷治疗,常规2~3d更换一贴,20d为1个疗程[5],皮肤敏感者可依据自身情况间隔使用;对照组按照癌痛三阶梯给药原则给药。 1.3疼痛评定 参照数字评估法(NRS)[6],将一条直线划分为10等份,从左到右依次标记为0、1、2、3、4、5、6、7、8、9、10,其中0代表无痛,1~3代表轻度疼痛,4~6代表中度疼痛,7~9代表重度疼痛,10代表能想象的最剧烈的疼痛。疗效判断:完全缓解(CR):治疗后完全无痛,疼痛评分为0分;部分缓解(PR):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疼痛评分下降50%;轻度缓解(MR):疼痛较治疗前减轻,疼痛评分下降50%;无效(NP):疼痛与治疗前比较无减轻,甚至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轻、中度癌痛的疗效分析[n(%)] 组别 疼痛程度 n CR PR MR NP 有效率 治疗组 轻度 29 14 12 2 1 96.55 中度 11 4 3 3 1 90.91 对照组 轻度 19 7 4 5 3 84.21 3讨论 据调查,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60%~80%。疼痛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故癌痛治疗的目标是持续、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现西医采用的方法虽能获得一定的效果,但癌痛控制仍不理想,需要不断加大止痛药物剂量,出现的副作用亦较多,由于年龄、医药报销、个人月收入、疼痛程度等因素导致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差[8],中医药对癌症疼痛的治疗有一定特色,中药外敷法是其中治法之一,配合中药硬膏热贴敷治疗可减少患者口服止痛药物的剂量[9]。中药热贴敷治疗主要利用药物透过皮肤、腧穴、孔窍发挥整体及局部的治疗及调节作用,使药力直达病所,正如古人云:“膏药治脏腑均妙者,盖见病则治,不走迂途,中病即止,亦无遗患,经所谓适其所也。”再者又可以避免口服经消化道吸收所遇到的多环节灭活作用及一些药物内服后带来的不良反应,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正气不足,胃气衰败,不耐攻伐,脾胃吸收功能减弱,单靠内服药物效果不佳,外敷更具优势[10]。其止痛作用维持时间长,疗效显著,无依赖性、成瘾性,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1]。刘沈林治疗癌痛经验中提出癌痛病因病机为: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②久病正伤,阴痰凝聚;③久病 成瘀,络脉阻塞;④邪郁化热,热毒内蕴;⑤生化无源,气血亏虚。中医认为癌性疼痛多以痰瘀致病为基础,治疗上大多以活血通络、化痰散结为法。我科应用此止痛方中当归尾、生川草乌、生马钱子、两头尖、蒺藜、乳香、没药、血竭等药均为活血通络之品,干蟾皮、巴豆、连翘、白蔹、木鳖子、穿山甲等药可化痰散结,共奏抗癌、镇痛、逐水之功效. 赞赏 长按北京最好看白癜风医院白殿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