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模式开启家电业互联转型之路

时间:2016-4-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长虹模式开启家电业互联转型之路

言必称互联,这仿佛正成为当前备受煎熬的家电企业们最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各种“互联 ”探索之路在各种场合出现。但是,到底甚么才是真正的互联,企业如何转变才算是互联转型,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全部产业。

正如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互联工作小组专家委员宁家骏所言,企业不要把“互联 ”当做一个标签,甚么都往上贴,要仔细斟酌是不是与自己的行业、企业相契合。也就是说,企业的互联转型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进程,不是一挥而就的,企业必须找到合适的路径才能真正实现转型。

从家电行业来看,与很多企业的盲目不同,长虹自宣布“全面拥抱互联”以来,在业务转型乃至体制转型方面举措频频,其在互联转型方面的探索路径愈来愈清晰,“长虹模式”正成为中国制造业互联转型的一个鉴戒。

全产业链整合:更准确满足用户需求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哈佛商学院的特德·列维特就在《营销近视》中指出,企业的核心问题是满足用户,而不是简单地生产商品,企业应该是市场导向,而不是生产导向。

在互联时期,列维特的这类理论应该说已发挥到了极致,由于此时企业所有的创新活动都应是围绕用户需求展开的,而不再是传统的大规模制造。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那就是要满足日趋碎片化、个性化的用户需求,企业就必须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其中掌握产业的核心技术显得尤其关键。

宁家骏表示,在“互联 ”浪潮中,认为制造业没有吸引力的观点其实是不对的,即便是在制造环节一样也可以取得很高的利润。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掌握全部产业发展的关键密码,也就是核心技术和部件的控制能力。

近年来,由于互联巨头的爆炸式突起,全部企业界仿佛堕入到“拜互联企业”的狂热当中。其实,与单纯的互联企业相比,所谓的传统企业所具有的制造体系、产业链控制等“资产”恰恰成为纯互联企业难以企及的优势所在。

以家电行业为例,相比较小米等只具有线上资源的互联企业,以长虹为代表的企业明显优势巨大。在“家庭互联”战略下,长虹的智能硬件产品涵盖了电视、冰箱、空调、厨卫、小家电等全线产品,实现以家庭为单位的产品互联、互通、互控。更为重要的是,长虹还打造了“黑 白”“智能硬件 关键部件”的独特产业链优势,其旗下的华意紧缩、加西贝拉等企业已成为全球冰箱压缩机行业的引领者,成为支持企业满足互联时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

全系统转型:打造全流程互联的新形态

虽然当前全社会都在大谈特谈“互联 ”,但很多企业却一直没有搞清楚“互联 ”和“ 互联”的区分,这一个“ ”的变化背后其实包含着耐人寻味的变化。从本质上看,“ 互联”依然是以企业为中心,互联白癜风可以治好吗只是工具。在这类思路下,企业的互联转型不过就是“办公室联和产品上”,只不过是把工厂从零售店搬到了络上,企业的本质并没有产生变化。

而“互联 ”的本质并不是接入一个工具,而是一种思惟,也就是从以企业为中心转型为以用户为中心。互联本身的演进致使它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而是变成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方式。从这一点上看,长虹的互联 转型探索就颇有点开行业之先河的意味。

早在2013年10月,长虹即发布面向互联时期的全新战略规划和产业布局。在长虹“新3坐标战略”体系中,首次提出将智能化、络化和协同化作为新的3坐标体系的发力方向,通过各类智能终端、云服务平台、大数据商业模式的开发,终究在互联时期激活长虹原有业务并且取得新的竞争力。这类覆盖研发、生产到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全系统转型让长虹与同业的竞争中具有系统级优势。

正如长虹计划部计划处处长陈方春所言,在协同进程中就蕴藏着很多的商业价值。事实上,这里所说的协同就体现了长虹对互联时期产业转型的认知,那就是将智能产品作为传感器终端,从而开启一个全面的覆盖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用户和产业关键资源的物联时期,这类面向互联的全系统转型成为长虹得以领先同业的认知基础。

全流程开放:“以人为中心”实现用户共创

传统企业互联转型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思惟的转变,同时最难的地方也恰恰是转变思惟。传统时期的企业是一个层级森严的管控型组织,为适应大规模生产带来的信息、物质和资本的大规模单向性集中,企业要求员工必须具有强有力的履行文化,这就容易构成以企业为中心的管控型思惟——在内部缺少创新的同时,也隔绝了外部用户和3方机构的共创参与。

但在互联时期,由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和信息的无规则、快速活动,要求企业必须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变到以用户为中心,这就必须搭建起全流程开放的用户交互平台,通过与用户共创满足用户需求。对此,长虹打造起“智能化研发、智能哈尔滨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化制造和智能化交易”的3大智能平台,通过广泛链接用户和一流资源,构成协同、高效、开放的全新互联运营模式。

以智能制造为例,长虹构建了一套“以人为中心”的多阶段混联离散型生产系统模式,该模式能通过大数据分析不同消费群体的使用习惯与喜好,开放定制参数,消费者可以通过定制参数的不同组合,挑选出合适自己的产品。依托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长虹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客户进行交互,再结合物联、云计算等技术的强力支持,具有了快速响应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能力。

对此,家电产业问题专家罗清启表示,当前家电行业纷纭进入互联转型期,但互联不只是简单的络工具,而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体系,因此只有进行完全的互联化改造,转型才可能成功。长虹的互联转型为国内家电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鉴戒。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dfdj.com/haal/7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