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你了解多少呢
喉癌的发病概况 喉癌:是来源于喉粘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喉菌”、“喉疳”、“喉百叶”等范畴。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本癌的发生与吸烟、酗酒、长期吸入有害物质及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喉癌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1~5%,在耳鼻喉科领域中仅次于鼻咽癌和鼻腔,鼻窦癌,居第三位。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性较女性多见。 为什么会得喉癌1、吸烟:吸烟与呼吸道肿瘤关系非常密切。多数喉癌患者都有长期大量吸烟史,喉癌的发生率与每日吸烟量及总的吸烟时间成正比。另外,可忽视被动吸烟,也可能致癌。 2、饮酒:据调查,饮酒者患喉癌的危险性比非饮酒者高1.5~4.4倍,尤其是声门上型喉癌与饮酒关系密切。吸烟与饮酒在致癌方面有协同作用。 3、工业污染:工业产生的粉尘、二氧化硫、铬、砷等长期吸入可能导致呼吸道肿瘤。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喉癌发生率高,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 4、职业因素: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芥子气、石棉、镍等。 5、病毒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可引起喉乳头状瘤,目前认为是喉癌的癌前病变。 喉癌临床表现1.声门上型喉癌:多原发于会厌舌面根部。早期无任何症状,仅有轻微或非特异的感觉,如咽痒、异物感等,往往在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时才引起警觉。晚期患者会出现呼吸及咽下困难、咳嗽、痰中带血等。 2.声门型喉癌:由于原发部位为声带,早期症状为声音的改变,如发音易疲倦,无力,易被认为是“咽喉炎”。晚期随着肿瘤向声门上区或下区发展,可伴有放射性耳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及口臭等 3.声门下型喉癌:该型少见,原发部位位于声带平面以下,环状软骨下缘以上。因位置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误诊。在肿瘤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可出现刺激性咳嗽,咳血等。声门下区堵塞可出现呼吸困难。 4.跨声门型喉癌:指原发于喉室,跨越声门上区及声门区的喉癌。早期不易发现,肿瘤发展慢,从首发症状出现到明确诊断需要六个月以上。 喉癌检查诊断1.颈部查体:包括对喉外形和颈淋巴结的望诊和触诊。观察喉体是否增大,对颈淋巴结触诊。 2.喉镜检查: (1)间接喉镜检查最为简便易行的方式,在门诊可完成。检查时需要看清喉的各部分。 (2)直接喉镜检查对于间接喉镜下取活检困难者,可采取该检查方式,但患者痛苦较大。 (3)频闪喉镜检查通过动态观察声带振动情况,能够早期发现肿瘤。 3.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片、CT及磁共振检查,能够确定喉癌侵犯周围组织器管的情况及转移情况。 4.活检: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喉癌确诊的主要依据。标本的采集可以在喉镜下完成,注意应当钳取肿瘤的中心部位,不要在溃疡面上取,因该处有坏死组织。 喉癌扩散转移方式1.直接扩散:喉部的扩散从黏膜表面向黏膜下浸润,声门上癌发展较快,最容易蔓延到会厌前间隙,或沿会厌皱襞侵犯梨状窝。 2.淋巴转移:经淋巴转移的喉癌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也就是人们颈部肿大的症状。由于声门型喉癌声带的淋巴管很少,因而发生转移的时间较晚;声门上型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转移的时间较早。 3.血行转移:喉癌的血行转移不常见,所有患者中,发生血行转移的人不足5%,一般发生在喉癌晚期,是全身广泛转移的表现。 4.种植性转移:喉癌脱落的肿瘤细胞随着呼吸,会进入支气管或肺而发生种植性转移。喉癌患者发生肺转移者高达73%。 西医治喉癌1.手术治疗:在组织胚胎学上,喉的左、右两侧独立发育,声门上、声门及声门下是来自不同的原基;左右淋巴引流互不相通,声门上、声门和声门下淋巴引流各自独立,为喉的手术治疗尤其是部分切除术提供了依据。 2.放射治疗:钴和线性加速器是目前放射治疗的主要手段。对于早期喉癌,放疗治愈率与5年生存率与手术治疗效果相当。 3.手术与放射治疗联合疗法:指手术加术前或术后的放射治疗,可将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提高10%~20%。 4.化学疗法:按作用分为诱导化疗,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等。诱导化疗即手术或放疗前给药,有利于药物发挥作用。辅助化疗指手术或放疗后加用化疗。姑息性化疗指复发或全身转移的患者,无法手术。 5.生物治疗:虽目前有部分报道,但多数生物治疗处于实验阶段,疗效未肯定。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银川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dfdj.com/habfz/11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