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酗酒是喉癌的幕后黑手
日本著名音乐大师坂本龙一近日确诊患咽喉癌,他于6月上旬感到咽喉不舒服,经检查后本月初确诊为咽喉癌,为了专心治疗,坂本龙一发表声明宣布停工,他表示会静心休养,康复后一定会重返音乐岗位。坂本一直有很长的吸烟习惯,9年前曾经到巴黎进行戒烟治疗,成功之后没有吸过。 复旦大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陶磊指出,喉癌是一种致死性疾病,同时又是一种致残性疾病,对患者危害甚大。但如果喉癌能早期发现,并进行积极治疗,其愈后还是相当不错的。因此,陶主任提醒,提防喉癌早期表现,赢得治疗最佳时间。喉癌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不一陶主任告诉记者,在我国喉癌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二到六,在耳鼻喉科头颈肿瘤中,仅次于鼻咽癌和鼻腔、鼻窦肿瘤,排名第三。好发年龄在40~70岁,男性较女性更多。喉癌的危害,首先它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其次它会引起患者的残疾,多数患者在做了肿瘤切除后,喉咙会被整个拿掉,因而丧失语言能力,影响到患者与他人的沟通,给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那我们怎么才能早期发现喉癌呢?是否有些症状可以提示,引起大家的重视呢?陶主任指出,喉癌的症状可因发生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首先,临床上按照部位,可将喉癌分为“声门型喉癌”、“声门上型喉癌”和“声门下型喉癌”。声门型喉癌:肿瘤长在声带上。这类喉癌,早期可表现为声音嘶哑,且持续不愈。声门上型喉癌:肿瘤长在声带以上部位。早期可表现为咽喉部的异物疼痛感。类似于慢性咽喉炎的症状。声门下型喉癌:肿瘤长在声带以下部位。症状相对来说更为隐蔽,其处于与气管相接的部位,因此可以表现为咳嗽、咯血,类似于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陶主任说,由于喉癌早期症状表现非特异性,如声音嘶哑常可在感冒、长时间唱歌说话后发生,咽喉异物感又可见于多种良性疾病,咳嗽咯血又常是呼吸道疾病的表现,因此对于有这些症状,尤其是当这些症状持续不愈的时候,就要特别警惕。最保险的做法,医院做喉癌的相关检查,以便能及时发现疾病。但陶主任也非常遗憾地表示,很多患者都讳疾忌医,真正来就诊的患者中,中晚期则占到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有些患者甚至是症状严重到要呼吸窒息、喉阻塞需要做紧急气管切开的程度时,医院。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绝大部分已经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患者的愈后也相对来说比较差。所以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是对生命最好的呵护。喉癌的两大罪魁祸首说起喉癌的致病原因,陶主任告诉我们,两大不良嗜好——“吸烟”与“过度饮酒”是喉癌的幕后黑手。陶主任说,在临床上,几乎所有的喉癌病患都有多年的吸烟史,长期吸烟是非常明确的喉癌致病因素。烟草燃烧可产生烟草焦油,其中苯芘可致癌,且烟草的烟雾可使咽喉部黏膜纤毛运动停止或迟缓,也可引起黏膜水肿和出血,使上皮增生、变厚、鳞状化生,这是咽喉致癌的基础。另外过度饮酒也可引发喉癌,这是因为酒精长期刺激咽喉黏膜,引起黏膜变性致癌。当然朋友聚会时少酌几杯并无妨,但切不可长期过度饮酒。因此,在此提醒这两类朋友,一定要提防喉癌,且有上述症状表现的时候更应高度警惕,与其抱着侥幸的心理,医院做个检查。若能改掉不良嗜好,更是一件可喜之事。 喉癌早治愈后越好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是否能够治疗,治疗效果如何?陶主任说,和任何一种肿瘤都相似,喉癌越早治疗越好,早期治疗,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国内治疗喉癌的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早期的病变可以通过放射治疗和激光治疗,而不需要做开放性手术。对于中晚期的患者,由于病变范围大,更多的选择开放性手术以及其他辅助治疗。总之,越早期相对来说创伤越小,愈后越好。越是晚期,创伤越大,愈后也越差。对于喉癌来说,还要注意转移和复发,一般来说喉癌常发生淋巴结转移。喉癌的淋巴结转移一般在胸锁乳突肌这一块,若有转移可摸到肿块。早期患者,绝大部分没有淋巴结转移,中晚期患者可以和肿瘤同时伴发。对于已经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在对肿瘤进行处理的同时,还要做淋巴结的清扫;对于声门上型喉癌或者声门下型喉癌,如果肿瘤达到一定的程度,即便没有淋巴结转移,也需要做预防性颈清扫;但是对于声门型喉癌,一般早期病变很少会出现淋巴结转移,因此尚不需要做颈部淋巴结清扫。陶主任指出,术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万事大吉了,患者需要做好长期随访工作。一般要求患者在术后半年内每个月都要复查,且在半年里要做一次颈部增强CT检查。之后半年内也需要每个月进行复查,术后一年的时候再做一次颈部增强CT。一年以后2、3个月要复查一次,到一年半的时候再做一次颈部增强CT。这样密集的随访在术后两年内意义重大,因为临床观察发现,在术后两年以内最易出现复发和转移。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补救处理,为患者的生存赢得时间。过了两年之后,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由主刀医生和患者约定随访时间。这样的随访一般需要持续三到五年。同样在这之后的随访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由于肿瘤的治疗是一个长期配合的过程,陶主任也有一些事情需要传达给患者。首先,他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肿瘤。不少患者在被确诊的时候都非常沮丧、郁闷、焦虑。但临床发现,不同的心理状态对肿瘤的愈后有着非常不同的影响。一些积极面对,能和医生很好地进行沟通的患者,往往愈后较好。反之,一些不能及时调整心态的患者,愈后就相对较差。所以,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积极乐观,“既来之则安之”,毕竟现在治疗手段多样,治疗效果也不错,应该满怀希望地过好每一天。其次,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多听听专家的意见,切勿固执己见。肿瘤治疗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但是临床上也有不少患者因为对医生抱有怀疑态度,性格又比较倔犟,不听劝告,最终延误治疗。本身病情处于早期的,结果拖成晚期,本来可以用创伤小的治疗方案,结果不得不采用更大创伤的方法。所以在发现疾病的时候,和医生沟通好、交流好是非常必要的。术后康复助患者重新开口说话术后除了随访之外,陶主任建议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由于喉癌的手术,往往是将喉体全部或部分切除。对于部分喉切除的患者,尚能保留一定的发音功能,但是对于全喉切除的患者,就无法保留他们的发音功能了。为了能让患者在术后也可以和他人交流,回归社会,陶主任介绍,该院为患者提供了系列康复治疗——“食管发音训练”。该项训练旨在训练患者将类似于打嗝的声音进行控制,转化成可以识别的语音。目前已经有多病例经过食管发音训练后重新开始讲话,回归社会。对于一些经过上述训练还是无法说话的患者,目前还有“电子喉”可以帮助他们发音,其原理是通过颈部肌肉震动来产生电子喉中簧片的震动,引发出机械性的语音。有了这些康复手段,可以解除患者无法说话的烦恼,这对患者重新融入社会有着极大的帮助。 专家简介陶磊临床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现为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耳鼻咽喉科学会青年委员,法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SFORL)会员,上海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常委、秘书。临床主要从事咽部,喉部,鼻腔、鼻窦,腮腺,颌下腺,甲状腺等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作为主要研究者共参与并完成了九项国家自然基金委、卫生部、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生局课题。所参与的课题获得了一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第3完成人)和二项上海市科技奖三等奖(一项第2完成人,一项第5完成人)。其中发表与喉癌发病机制和治疗相关专业论文四十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6篇。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更多精彩内容请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里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