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岁的张伯每天两包烟,抽烟抽了60多年,如今因为舌癌,大半舌头被切除。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抽烟的人不仅高发肺癌,很多口腔癌、膀胱癌等患者,也都有抽烟史。 “我们接诊的一位患者,有40多年抽烟史,最后确诊了4种癌症。”中医院(医院)头颈外科主任郭良主任医师说。 张大伯躺在病床上,嘴角到下巴处有一道长长的缝线,他刚做手术不久,因为舌癌,舌头被切除了大半。 “他最开始是口腔溃疡,老是不好,医院检查,说是舌癌。”张大伯的女儿说,父亲的生活习惯不大好,年轻的时候就抽烟、喝酒,“尤其是抽烟,一天要两包烟,这么多年,都抽进去一辆车了吧。我们劝了他好多次,让他戒烟,他都不听,说:不抽烟喝酒,生活就没意思。” 确诊舌癌后,郭良为张大伯做了气管切开,切除了舌头上的肿瘤,又做了一块胸大肌皮瓣,补了舌头,做了舌头再造。张大伯的手术情况不好,如今可以正常饮食,也可以说话,就是声音比较小。 郭良主任医师的病房中,像张大伯这样的肿瘤患者并且有吸烟史的,还有很多,“我们这里的患者男性居多,而95%以上的男性患者都有吸烟史,并且是抽了很多年的。” “身体很好”的运动员 一次确诊4种癌 57岁的周大伯刚刚接受了化疗,两个月前,他感觉自己说话说不出来,吃东西也总是觉得被卡劳,到医院检查后,周大伯被确诊为四种癌症:舌根癌、下咽癌、颈段食道癌、胸段食道癌。 “同时有四种癌,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郭良说。 周大伯的妻子说,老公是业余篮球运动员,平时身体很好,怎么也没想到一下子会生四种癌症。 “像他这种情况,我们一般都会询问有没有吸烟史。”郭良说,一问之后,发现果然不出所料,周大伯是个老烟枪,抽烟20多年,最多的时候一天抽两包烟。 “舌癌、喉癌、呼吸道等癌症的患者,95%都有抽烟史。”郭良表示,抽烟肯定是肿瘤的高危因素,因为烟里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口腔黏膜。 “调查研究显示,头颈部鳞癌患者中,70%的人有吸烟史。这些患者的预后也比不吸烟的患者差很多。”医院罕见病与头颈内科张鹏主治医师说。 除了口腔和呼吸道系统的癌症外,很多膀胱癌患者也有抽烟史。 “国内外都做过流行病学调查,如果吸烟一天超过一包,吸烟史超过三十年的,患膀胱癌的比例要比不吸烟者,高出大概三到四倍。”医院泌尿外科朱绍兴主任说,膀胱癌患者中,有抽烟史的复发的几率也会大很多,“所以禁烟要从青少年抓起,抽烟时间越早,抽烟越长,危害也就越大。” 延伸阅读: 吸烟有害健康!有专家呼吁烟盒上应有黑肺等警示图案 在卷烟包装上印制警示图案,有助于减少青少年、年轻女性等新烟民产生。对此,有专家呼吁—— “烟盒上应有黑肺、烂牙、病容等警示图案”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表示,全球事实证明,在烟盒包装上印制健康警示可以显著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从而减少烟草消费。年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年)》提出,“完善卷烟包装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 目前,国内在卷烟包装烟草危害警示方面的现状如何?具体如何完善卷烟包装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国际上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对此,《工人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印制健康警示可显著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与既往调查结果相比呈下降趋势,二手烟暴露情况有所改善。从年到年,两个年龄段人群(25-44岁和45-64岁)的吸烟率相对下降了10%左右,分别从31.0%下降到27.5%,从33.6%下降到30.2%。 截至年5月,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和西安在内的超过20个城市实施了无烟城市法律法规,约10%的人口受到全面无烟法规的保护。但是,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与实现《“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的控烟目标——“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下降至20%”仍有较大差距。 今年32岁的米先生已有14年烟龄,他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卷烟包装上的“吸烟有害健康”对自己戒烟没效果,“每个包装盒上都有,已经习以为常了”。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显示,当前吸烟者在注意到烟盒包装上的健康警示后考虑戒烟的比例几乎没有变化,年为36.4%,而年为36.3%。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表示,这表明当前中国烟盒包装上的健康警示在警告吸烟的危害方面可能并无效果。 “全球事实证明,在烟盒包装上印制健康警示可以显著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从而减少烟草消费。”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解释,相对于面积较小和只有文字的健康警示,警示越大越显著,并带有图形健康警示,更能清楚地传达健康风险,引起更大的反应,促进吸烟者戒烟。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吴明也表示认同,她说:“在卷烟包装上印制警示图案,可以有效阻止新烟民的产生,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和妇女群体,相对而言这种方法成本最低,效果最好。” “直接告诉青少年吸烟有害健康,他们很难有直观的感觉,比如长期吸烟可能引发肺癌,但孩子们对肺癌没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吴明告诉记者,“一旦把相关的警示图案印在卷烟包装上,会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恐惧’感,可能从一开始就能阻止孩子们吸烟”。 国内卷烟包装尚未采用图形健康警示 “中国一名普通吸烟者平均每天吸16支烟。这意味着,一名普通吸烟者仅通过从烟盒取烟的动作,每年就有多次机会看到烟盒上的健康警示。”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认为,完善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还可以降低卷烟作为礼品的吸引力,有助于改变用烟送礼的习俗。 “我国卷烟烟盒上至今尚未使用警示图形。”长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