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部分内容助理不要求~ 1 麻黄配桂枝 增强发汗解表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 2 麻黄配石膏 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又是相制为用。 3 麻黄配苦杏仁 一宣一降,宣降并施,使肺经气机调畅,增强止咳平喘之力。适用于风寒束表,肺气壅遏之咳喘实证 4 桂枝配白芍 桂枝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白芍能养血和营敛阴。二者伍用,发汗之中有养阴敛汗之效,虽发汗而不伤阴;和营之中有调卫之功,使营阴不滞,共奏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所致的发热、恶寒、汗出、头痛、脉浮缓等症,以及营卫不和所致的汗出、发热等症。因桂枝又能温中散寒止痛;白芍又能柔肝缓急止痛,二药相配,对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挛急疼痛,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功。 5 细辛配干姜、五味子 细辛味辛性温,为少阴经之表,能疏腠散寒,通阳化饮;干姜可温中散寒,健脾化饮;五味子酸收敛肺,降逆止咳,并可防姜、辛过散之弊。细辛与干姜、五味子配伍的方剂是主治太阳伤寒兼里停水饮之证的小青龙汤。仲景治寒饮阻肺的咳喘证,最喜用细辛与干姜、五味子配伍,首创姜、辛、味伍用以止咳平喘之妙法,开后世散、敛并用之先河。细辛助五味子宣降肺气,协干姜温化痰饮 6 桑叶配菊花 皆能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二者常相须为用以增强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之功。用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肝阳上亢之头晕,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 7 菊花配枸杞 均味甘,归肝经,有益阴明目的作用,皆可用治肝肾不足之目暗昏花 8 柴胡配黄芩 柴胡善于疏散退热,透泄半表半里之外邪,使邪从外解;黄芩善于清热泻火,清泄半表半里之邪,使邪从内泄。二药伍用,一散一清,长于和解少阳而退热,常用治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症 9 石膏配知母 石膏甘辛大寒,质重,入肺经,善清肺经实热;入胃经,能清泻胃火。知母苦甘寒,质润,上能清肺热而泻火,中善泻胃火而止渴,下能泻相火、滋肾燥。两药伍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力增强。适用于温热病气分热盛而见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症。 10 知母配黄柏 增强泻肾火,滋肾阴,退虚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11 知母配川贝母 既增强清肺润燥之力,又能化燥痰、养肺阴。适用于燥热犯肺或阴虚生燥之干咳无痰,或痰少质黏,咳吐不利。 12 栀子配淡豆豉 清热除烦作用增强。适用于外感热病,邪热内郁胸中,心中懊憹,烦热不眠。 13 栀子配茵陈 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作用增强,可导湿热从小便而去,为治疗湿热黄疸常用药对。 14 黄连配木香 清热燥湿、行气导滞。适用于胃肠湿热积滞之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15 黄连配吴茱萸 既疏肝解郁,使肝气调达,郁结得开,又取其下气之用,以和胃降逆;并能反佐以制黄连之寒,可引黄连入肝经,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二药配伍共收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效。适用于治疗肝郁化火,肝胃不和所致之胁痛口苦、呕吐吞酸。 16 黄连配半夏 两药寒热互用以和阴阳,辛开苦降以调气机,除湿热而化痰浊,有泄热和胃、降逆消痞、开胸涤痰之功。适用于痰热互结,气机失畅所致的胸腹闷胀、心下痞满、呕吐呃逆。 17 黄连配瓜蒌(皮) 清热化痰,宽胸理气功效增强 18 黄柏配苍术 苍术辛散苦温燥湿;黄柏苦寒清热燥湿,作用偏下焦。一温一寒,相制相成,治疗湿热下注,下肢水肿,脚气痿躄等症。 21 麻黄配射干 两药伍用,共达宣肺祛痰、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寒饮郁肺,气逆而喘,喉中痰鸣如水鸡声、胸膈满闷等症 22 生地黄配玄参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力增强。适用于热入血分之吐血衄血,发热谵语,热病伤阴之心烦口渴,虚火上炎之咽喉肿痛,阴虚内热之消渴 23 赤芍配牡丹皮 凉血活血之力增强。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之吐血、衄血发斑,妇女血热、血瘀闭经、月经不调等 24 青蒿配鳖甲 养阴与透热并进,适用于温病后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25 青蒿配黄芩 增强清热燥湿截疟之力。适用于湿热郁遏少阳,寒热如疟,胸痞作呕等症。 26 地骨皮配桑白皮 清泄肺热、止咳平喘,清肺热而不伤阴,护阴液而不恋邪。适用于肺热咳喘、痰多粘稠、身热口渴者;亦治阴虚火旺,咳喘兼心烦、手足心热 27 大黄配芒硝 二药相辅相成,泄热导滞,攻下破积,增强通便除坚之力。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 28 大黄配附子 两者泻下以祛积滞,温里以祛寒实,故善治寒实积滞、便秘腹痛 29 独活配羌活 祛风解表除湿之力强,主治风痹为患,周身窜痛,项背挛急疼痛,以及外感风寒所致发热恶寒、项背拘急、疼痛、头痛、关节疼痛、历节风等病证 30 独活配桑寄生 二药合用,有祛风湿、通痹止痛之功,并入足少阴肾经,益肾而壮筋骨。适用于肝肾不足火风湿侵袭之腰膝酸痛、关节屈伸不利、足软麻木、步履艰难等。 31 广藿香配佩兰 相须为用,共奏化湿解暑之功。适用于夏令伤暑,湿浊中阻之胸闷、腹满、呕恶。或湿热兼杂之脘腹胀满、恶心欲吐诸症 32 苍术配厚朴、陈皮 增强健脾燥湿、下气除满的作用,用于治疗湿滞中焦、脘腹胀满等症。 33 厚朴配枳实 枳实味苦而微寒,功能破气除痞;厚朴苦温,以下气为专行气降逆、消胀除满为要。枳实有泻痰之力,厚朴有消痰之功,两药相伍,一寒一温,枳实消痞,厚朴除满,相形益彰。适用于食积胀满,大便秘结等症 34 砂仁配木香 加强行气止痛之功,用治气滞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泄泻腹痛等 35 滑石配生甘草 有清热、利水、生津之功效,既有清利之功又不伤阴。用于治疗暑邪夹湿之身热烦渴、小便不利、呕吐泄泻,以及膀胱湿热之小便短赤、淋漓不爽、滞涩疼痛、砂淋等。 36 茵陈配大黄、栀子 利湿泄热,使二便通利,前后分消,湿热得行,瘀热得下,则黄疸自退。用于湿热黄疸 37 附子配干姜 用于治疗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之亡阳厥逆、脉微欲绝 38 肉桂配附子 能温肾助阳,引火归原。用以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等 39 吴茱萸配黄连 两药合用,共收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效。可用于治疗肝郁化火,肝胃不和之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 40 陈皮配半夏 两药合用,行气化痰燥湿作用增强,适用于咳嗽痰多、色白易咳、胸膈痞闷、肢体困重之湿痰证 41 枳实配白术 两药合用,消补兼施,既补气健脾,又行气消积祛湿。适用于脾虚气滞,夹积夹湿,饮食停聚,脘腹痞胀,大便不爽 42 薤白配瓜蒌 两药合用,通阳行气,上开胸痹,下行气滞,清肺化痰,散结止痛。适用于痰浊闭阻、胸阳不振之胸痹,为治胸痹常用药对 43 莱菔子配紫苏子、芥子 三药合用,既温肺化痰,降气止咳平喘,又消食除胀通便。适用于痰壅气逆食滞证、寒痰喘咳、食积便秘 44 蒲黄配五灵脂 两者均能化瘀止血,活血止痛,常相须为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归经之出血及胸腹、脘腹疼痛如刺之血瘀诸痛 45 艾叶配阿胶 两药合用,养血止血,散寒调经而安胎,适用于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过多、崩漏、胎漏。 46 郁金配石菖蒲 两药合用,既化湿豁痰,又清心开窍。适用于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狂、癫痫。 47 牛膝配苍术、黄柏 三药相合,善走下焦,燥湿清热力强,用治下焦湿热之足膝肿痛、痿软无力及湿疹、湿疮等。 48 半夏配生姜 两药配伍,协同为用,止呕作用明显增强,又可减缓毒副作用。适用于痰饮呕吐。 49 旋覆花配赭石 二药合用,降气化痰、止呃、止逆之力增强。适用于肺气上逆喘息及胃气上逆之呕吐、噫气、呃逆等 50 桔梗配甘草 二药合用,宣肺祛痰、解毒利咽、消肿排脓之功增强。适用于肺失宣降,咳嗽有痰,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胁满痛。 51 磁石配朱砂 磁石咸寒入心、肾经,善益阴潜阳、镇惊安神、聪耳明目;朱砂甘寒,入心经,镇心安神力优,并明目。二药合用,长于潜阳明目、交通心肾。适用于肾阴不足,心阳偏亢,心肾不交之失眠心悸、耳鸣耳聋、视物昏花 52 羚羊角配钩藤 羚羊角、钩藤均能平肝息风,清热定惊。二药相须为用,相得益彰,清热息风定惊力胜。适用于温热病壮热神昏、手足抽搐及小儿急惊风等 53 天麻配钩藤 天麻甘平,善平抑肝阳,息风止痉;钩藤甘凉,息风定惊,清热平肝。二药相须配伍,增强平肝定惊、清热息风之效。适用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54 全蝎配蜈蚣 全蝎、蜈蚣均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之功。二药配伍,相须增效,适用于肝风内动之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风湿痹病等以抽搐、疼痛为主的病证 55 麝香配冰片 二药都有开窍醒神作用,常相须为用。适用于温热病邪陷心包,中风痰厥,热痰蒙闭心窍所致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及中暑、热邪闭窍、神志昏迷等热闭神昏 56 人参配附子 两者合用补气固脱与回阳救逆并举。适用于治疗四肢厥逆、冷汗淋漓、脉微欲绝之阳气暴脱证 57 人参配麦冬、五味子 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适用于气阴两虚或气虚亡阴证 58 黄芪配茯苓 黄芪甘温,长于补气升阳、健脾利水消肿;茯苓甘淡,具有健脾利水渗湿之功。二药配用,使健脾益气、利水消肿之力增强。适用于脾胃气虚之食少、体倦、便溏,脾虚所致的水肿、白浊、白带增多者 59 黄芪配柴胡、升麻 三者均能升阳,但黄芪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通达内外;升麻入肺、脾、胃三经而升阳;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三药配伍,补泻共施,升清阳而降阴火,顺应脏腑升降之势。适用于中气下陷所致的久痢、脱肛、子宫脱垂 60 白芍配甘草 白芍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平,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两药伍用,有酸甘化阴、柔肝止痛之功。适用于肝脾不和,筋脉失濡所致的脘腹、四肢挛急作痛 61 人参配蛤蚧 人参大补元气、益肺气,长于补气;蛤蚧补肾纳气、平喘,长于摄纳。二药配伍,肺肾之气双补,肾气纳,肺气降,共奏益气补肾定喘之功,适用于肺肾两虚之喘咳 62 当归配黄芪 当归养心肝之血,以补血和营;黄芪补脾肺之气,以益生血之源。两药配伍,可增强益气生血的作用。适用于劳倦内伤、肌热面赤、烦渴、脉虚大乏力及疮疡、血虚发热、诸气血不足等 63 女贞子配墨旱莲 女贞子甘苦凉,墨旱莲甘酸寒,均能滋补肝肾。相须配伍,可增强滋补肝肾的作用。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懒人医考原创整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谢谢! 胖大海医考 专注中医,更多干货 分享 点赞 点在看 给小编充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dfdj.com/haby/149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