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很早就总结出了:“湿土之令,始于大暑,终于白露”。 白露前的这段时间,是能够通透地祛除湿气的最后时期。如果没能很好将身体内湿气排出体外,等到白露之后,燥气开始往上冒,与湿气纠缠在一起很容易形成外燥内湿的情况。 所以,处暑的这15天,养生当以为重。 *夏末秋初,刚刚经历了长时间潮湿闷热的天气,人的体内的湿气和毒素都会比较重,身体里面的毒素多了,皮肤就会变得比较粗糙,色斑的颜色也会加重,皮肤会变的比较油腻,也容易长痘痘或湿疹。有些体质的人,身体会有点肿胖的感觉,感觉四肢发沉。头也感觉发闷,不清爽。按理说,夏天出汗比较多,胃口又不好,人应该比冬天瘦一些才对,减肥也应该更容易。 但是,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体重经过了一个夏天并没有减轻。想减肥的朋友减肥效果也不好,这是因为夏天比较潮湿的缘故。 我们在夏天生冷瓜果吃的会比较多,凉拌菜、冰西瓜、冷饮、烤串儿、炸鸡、啤酒,这些东西都很容易伤到脾胃,也容易使体内的毒浊增多,脾胃受伤了很容易造成气虚和脾虚。*不仅如此,夏天的炎热对身体的消耗和透支也比较大。 所以,从处暑开始身体将进入一个休养生息的时期,要开始慢慢进补和调养了。但特别要注意的是应该先清后补。 *先要排毒去湿再滋补气血,否则如果上来就补,就会变成闭门留寇了。闭门留寇是中医的一句术语,意思是把贼关到屋里了。也就是说,当你的身体里面有病邪的时候,比如说有湿气和毒素的时候就不可以盲目进补。 否则,就等于关上了门将病邪留在身体里了,这样就这个病邪就很难驱逐出去了。 当身体里面有病邪的时候,就应当要先去邪后补虚,不可以贸然进补。 处暑节气,夏天的毒素和湿气如果还没有清除出去,就开始进补,很多东西会堵在身体里面出不去了。 处暑,标志着暑期已过,人的毛孔也随之闭合,阳气处于收敛状态。如果处暑之后还汗流浃背、大汗淋漓的,那么泄的是阳气。 暑气消退,早晚有了明显的凉意,干燥的冷空气由北向南逐渐蔓延,空气湿度降至低于人们生活所需限度以下,草木渐枯。 很多与干燥有关的疾病高发,从中医角度讲就是“秋燥”。燥邪伤阴,而且很容易被忽略,是秋季最需要警惕的事。 气感明显的朋友,此时身体的津液、阴血最容易受伤,已经出现了皮肤干燥、眼干、毛发干枯、口鼻咽干、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丝,小便赤黄、大便干、甚至身体发热等等烦恼。他们这样的体质,在夏秋之交,特别是中元节阴气成的日子后,及时调节阴阳,让脏腑有一个和谐平衡的环境,保证安然度过多事之“秋”。 《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是要养阴的,而秋天因为燥邪的存在,也是一年中最需要养阴的季节。 FLY当下是一年中最需要养阴的季节 养阴很重要,和阳气一样重要! 《新方八略引》: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不把阴血养好,身体阳气永远补不足。 产康专项组温馨提示您:“血为气之母”,身体的阳气固然重要,但它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依靠水谷精微和身体阴的部分化生而来。 尤其是女性朋友,因为月经的存在,比男人更需要养血,也十分容易由于阴虚而出现各种病症,秋季一定要提前做好调养的准备工作。 处暑后天气凉快,要通过睡眠去吸取敛藏能量,帮身体做好秋收冬藏的准备,来年才能更好地生发舒展阳气。 对爱美的女性朋友来说,这也是肌肤养护的最佳时间。好的睡眠对一个人的肌肤和头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 经常熬夜,皮肤就会变得暗沉,粗糙,长痘痘,长色斑。如果连续睡一段时间的好觉,整个人看上去都会容光焕发,皮肤也会变得很细腻,白净有光泽。 ——熬夜先伤阴,但是对于阴虚的人来说,也难以有好睡眠,简直是恶性循环,那该怎么办呢? 怎么办?这时候白天可以多吃点百合、莲子、银耳帮助养血安神的食物,润燥养颜粥:山药百合大枣粥。可以辅助吃些酸味的水果,酸甘化阴,生津滋润,也可以多用银耳、梨子、藕、荸荠煮糖水。 如果秋燥严重,第一要务是应打通任脉,疏通肺经、肾经、脾经等,打开人体经穴的开关,让气血养护脏腑。晚上早点准备,远离手机,睡前再泡个脚,做个美梦。 现代人不缺一招半式的养生方法,缺的是整体、全面的健康管理。福林园中医养生院就是在管理您的精气神,统一您的形体和精神,让您的身体阴阳和谐、精神和形体身心合一。-威海国际会展中心A馆海滨中路58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dfdj.com/haby/153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