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意外不得为难医生。” 最近,一张小字条在医生的朋友圈里热传,医生纷纷留言点赞。 患者张先生由于曾患喉癌,手术后不能开口说话,只能通过纸笔和医生沟通。复查显示张先生喉癌没有复发,却患上了双侧腹股沟疝。主治医生耐心向他讲解了注意事项,并及时安排了手术。在接受手术前,张先生特意留下这张字条嘱咐家属要冷静。 看多了最近铺天盖地的医闹、伤医事件后,这无疑是最让人暖心的一幕,也让无数医生网友为之动容,重燃了医患之间的友情火苗。 这件事折射出的是长期困扰中国老百姓的“看病就医难”问题,和由此引发的各种医患矛盾。尽管医疗制度不断更新调整,但“挂号排队时间过长”、“不知去哪儿看病”、“心仪医生太难约”……医院就诊经历的中国人都产生过类似抱怨。 年初,埃森哲携手微医对2万余名医疗消费者进行深入调研,于今年5月联合发布了《中国民众就医与健康管理调研洞察》报告,围绕诊前、诊中、诊后的就医体验、满意度和期待值等各个方面,了解普通老百姓的就医行为。小A今天就详细聊一聊这份报告,看看是不是说到你们心坎里了。 “看病难”贯穿整个诊疗流程调研显示,“就医难”的问题贯穿了整个诊疗流程。小A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六大难处: 中国病患多医生少,于是挂号等候时间长成为受访者的第一痛点;令小A略感意外的是,53%受访者其实医院看什么科室,而相比北上广深和省会城市,其他城市的人群在看病方向上更显茫然。联想到小A医院就诊时,一抬头看到满眼的脑科、内科、神经科……也是一脸茫然。 或许正是因为门诊病患多、医生少,整体自然疗法缺失和治疗方案欠明了也成为了受访者的另外两大吐槽点,分别有47%与50%的受访者对此表示不满。的确,看病时间那么短,小A真想把医生的每句话都刻在心里、回家慢慢消化,唯恐错失一句话,而没能充分领悟医生的嘱托和解释。 就医情结不容忽视提到魏则西事件,每个人都唏嘘不已。可是在此之前,你自己或家人身体不适时难道从未上搜索引擎搜过资料、没有自己吓过自己?小A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患者一旦得病首先倚重网络及亲友。这其实不难理解,谁不希望身边有个亲医院做医生,一有风吹草动,就能速速汇报情况?偶患风寒,也会在朋友圈求助:医院护士扎针更温柔? 调查中另一个很醒目的现象就是患者的“专家名院情结”。53%的受访者表示就医院;43%的受访者首诊时会直接选择特需门诊或专家号。 培根说过:“知识贫乏最能让人生出许多怀疑。”普通患者面对不熟悉的医学知识领域,尤为如此。67%的受访者表示,偶尔会对诊断结果持怀疑态度;34%的受访者会有选择性地服用医生所开的药品。其中,年纪越长的患者对医生的诊断结果越加怀疑。可见如何提高老年群体对医疗的信任度更是关键,而信任度离不开医生详细全面地告知病情。 未来就医四大期盼从受访者在就医中遇到的六大困难和三大情结,可看出目前医改对于他们而言并未切中要害。受访者对于今后就医及健康管理的期盼值得引起重视,小A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 1医疗服务体系全节点体验改善受访者的看病就医痛点贯穿诊前、诊中、诊后全过程,说明民众对于医疗服务体系的改善期盼亦是全节点的。 2分级诊疗体系更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在受访者中受到了普遍肯定,65%的受访者接受这一理念。在首医院就诊的患者中,七成也表示接受分级诊疗。 3更贴心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与看病方向的茫然相对应,87%的受访者对专业的家庭健康管理咨询师有兴趣;85%甚至表示在理想情况下希望有专人安排各项医疗服务;82%对商业医疗健康保险产品有兴趣,希望将“如体检、基因检查、疾病预防等精准健康管理”与“全科、专科预约就诊及住院、手术安排等就医服务”相结合。 4拥抱互联网医疗对于今后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方向,大家更是表现出了非一般的期盼,9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对互联网医疗感兴趣。对于互联网医疗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挂号服务、在线医疗咨询、权威的医学信息、在线诊疗和诊后管理等等。 另一方面,担忧也与期待并存。医院为例,虽然优势多多,如节省排队等候时间、可以利用自己方便的时间看病(如夜门诊)、可以选择全国的专家、避免交叉感染、私密性高(不会有人看到我看病)等等,但大家的忧虑也依旧存在,如:医院的了解、无法进行检查、是否会纳入医保/商保体系、个人信息泄露和缺乏当面看病的望闻问切等等。 互联网医疗可能会使文中开头提到的场景不再是个例: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的交流答疑,帮助患者与医生建立更多更细节的沟通和理解,让患者更精准地就医,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也使医患关系不再对立。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决策者、医院和从医人员开始思考、接受和主动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医改的关键从来不是哪一家企业、医院成为赢家。只有真正理解了患者的需求,医患之间情意深长的一幕才会一再上演。请滑至最下方!想说啥,最下方“写评论”,骚扰小A!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治愈白癜风偏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dfdj.com/haby/26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