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医界用实力震惊了世人。 一份清朝嘉庆年间御医汪必昌所著《聊复集·怪症汇纂》手稿被发现,据说该手稿记载的余种偏方秘方里,不乏“癌症”、“肿瘤”等杂症治疗方法,知名拍卖公司由此表示:按过往行情和通货膨胀,这份手稿估值在2.1亿左右! 那就非常有必要来捋一捋:这秘方长啥样?汪必昌又是何许人也? 汪必昌究竟是哪位大神? 清代歙[shè]县人,歙县在哪?就是现在的安徽省黄山市。 他有多厉害?汪必昌出生于书香世家,但到了他这一代,家道开始中落,加之父母年老病多,于是转而学医。 汪是个很有医学天分的人,不仅自学中医治好了母亲的顽疾,还把吴越齐鲁燕赵游历了一圈,遍访名医,学习医术。 这位古人长这样↓↓↓ 后来他去了京城,凭借高明的医术和扎实医院,成为一名御医,任职九年,并曾在嘉庆皇帝五十寿辰时受到封赏,因为他,父亲也跟着获赠了官职。 嘉庆十五年(公元年,距今也就多年),医院返回家乡,在临行前根据所学写出《聊复集》一书,如今发现的这个秘方,并不在已经出版的版本中。 这本手稿为什么有这么大价值? 御医是专门为皇帝及皇帝的宫廷亲属看病、治病的专职医师,其所撰写的处方、稿本、医案等,多少涉及皇帝及后宫眷属们的病情隐私,如若随意传播,不仅御医本人要掉脑袋,甚至株连九族。 因此,御医一般不敢私留手稿稿本,即使有一点留存,也不敢擅自传播,故传世极罕见。 物以稀为贵,御医手稿中所记载的秘方偏方,更是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 这是手稿的目录,其中不乏治疗“癌症”、“肿瘤”、“喉癬”(应即喉癌)、“羊癫疯”、“尿血吐血”与“白癜”等的验方。 稿本中用青果、明矾等中药巧妙搭配治疗“羊癫风”的秘方,跟现代中医的用药基本一致,想必切实;所载“西牛黄、真山羊血”等八味中药治疗喉癣的偏方,应该就是治疗现在的喉癌秘方,理应可用。 又如这册稿本中所记,治疗紫白癜秘方即为:三味中药加常见的生姜和醋,治疗(赤白)汗斑仅为两味常见中药巧妙组合,最绝妙的是治疗脸上黑子(黑斑)一味中药即可。 再如人体腋下狐臭难治,其中就汇集有秘方四个,都是常见中药与食物组合,或能产生神奇疗效。 《聊复集·怪症汇纂》的四个未刊稿本之一《针灸论》内,有关针刺取穴和灸法论述都是很实用的。尤其对艾灸的论述十分详细,对恶疮、癫痫、急性乳腺炎、产后缺奶等用法在今天也有指导意义。 中医药专家一致认为,以上所列显然切实可用,便于开发推广,所载秘方偏方可以说是字字值万金。 (下图宝贵,中医爱好者可速速下载破译) 正如毛主席所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众所周知,我国著名女科学家屠呦呦正是通过钻研中医古方,研制出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并由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那么,汪必昌前辈是否也有这个潜质?我们不妨从他已出版的书先探探路。 汪必昌是如何治病的? 汪的勤奋好学真不是盖的,他对历代名医著作都认真攻读,并给医书做了纂辑。而他的著述,简单明了,浅显易学。 你以为只有现代医学才分科室吗?汪御医早就在书里分科叙述了。 《聊复集》一共五本,《医阶辨证》一卷,《医阶诊脉》一卷,《医阶辨药》一卷,《眼科心法》一卷,《咽喉口齿玉钥》一卷(又名《喉齿科玉钥全函》) 各书内容互不音杂,又浑然一体。辨证、辨药、诊脉等都有各自的范围,眼科、妇科、口齿咽喉等分科叙述,其间又互相联系。 他还有超出同辈甚至前辈的严谨细致。 比如针对其中一个病例,很多医书都有记载,但都只强调丈夫“忌酒肉辛热之物”,而未提及妻子,而汪的未刊稿本中,则明确为“俱忌酒辛热之物”。 千万别小看这个“俱”,同样的病症,据以上传世典籍的所载去医治、调理,只有丈夫忌口,妻子如果不忌口,就可能疗效不佳,甚至毫无疗效。 “小儿夜啼,用蝉退七个,取后半焙干为末,用薄荷汤少入酒调服,而啼自止。若不信,用蝉退上一半,一样调服,仍啼如旧”。 就是说小儿一到半夜就哭,用7个蝉蜕焙干研末,用薄荷汤加点酒,一喝就好。不信的话,只用蝉蜕上半部分,你看还好不好使? 除此之外,汪御医的医学辩证能力,恐怕会让两三百年后的现代名医,都为之叹服。 一、在第一本《医阶辨证》中,以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病——潮热举例,汪把潮热分为三种类型(潮热伴出汗及心悸而出现的燥热症状,由面部或者胸部开始,蔓延至全身,有人发作时可见到面部明显潮红。): 阴虚潮热:午后潮热,半夜的时候停止,热在下体最明显; 血虚潮热:入夜时身体微热、早起的时候正常,热在胸胁最明显; 大肠有宿食潮热:太阳落山的时候开始,凌晨3:00-5:00停止,热在腹部最明显。 汪通过潮热的发作与歇止时间,热的程度及热的部位,将三种不同原因所致潮热的临床特点,简明扼要地写出,即使没学过医的人也一看就懂吧? 二、心烦,有内因、外邪两种原因所致,如何分辨? 外邪内入:心烦得睡不着觉,或伴有呕吐、口渴、拉肚子; 内因所致:心烦睡的不安稳,或伴有头痛气短,心跳得厉害、口燥。 三:喘与上气的分辨: 喘:上气不接下气,喉咙里还有痰的声音,严重的人张嘴、抬肩,身体摆动,腹部呼吸起伏大,不能控制自已。 气上冲:不能平静呼吸,有喘息的声音,甚至不能睡觉。 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治病的原则,汪在序里面也有提到:虚则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 我们现在看到的医学古籍其实是少之又少,很多都已经失传,就像《聊复集》的《凡例》倒数第二条中记载:我还有《伤寒妇科》五卷,等我归田之后再续刊。 然而这卷书并没有被发现,真是遗憾。 当代国医大师李济仁先生感叹《伤寒妇科》:“既有益于伤寒研究者,也利于从事妇科临床医家参考。” 如今现世的这几篇手稿,无疑给现代医学研究者一个更大的参考价值,在各界同仁的努力下,小娱相信《伤寒妇科》也不远了! 源长生 医疗教学养生 中医香道古琴站桩 源长生健康管理中心, 您私人银行级别的健康顾问 点 转载自“畅读”,点“阅读原文”跳转 赞赏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