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老孙的家与国

时间:2021-4-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酒渣鼻医院专家 https://m-mip.39.net/nk/mipso_8733706.html

---以上为赞助商广告---

年5月底以来,全国各地的来访者络绎不绝,涌向于都潭头这个小村子,孙观发好忙好累,累到天黑一沾竹席便呼呼睡,睡梦里却一直眯眯笑。

  “我眠梦都冇想到,习总书记会来我屋里!”对每一个来访者,老孙都忍不住说这话。不知说了多少遍,不知激动了多少回。

老孙的屋舍是一栋普通的二层小楼,门楣上倒是有一块小小的“光荣烈属”牌,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年10月秋,落日余晖洒满红土沟沟壑壑。孙家一老一少两个女人,轮流换肩挑着沉沉的担子,紧赶慢赶四五里路来到山峰坝。墨绿的香樟林里,红军战士整装待发,送行的乡亲熙熙攘攘。“姆妈……”一声亲切的呼唤,老人焦急张望。妹子眼尖,叫道:“在那!道发生哥哥……”半年半载没见面了,三人对望,一时竟不知说什么。老人揭开左箩筐,香喷喷的薯包米馃、炒花生、盐豆子,妹子打开右箩筐,一双双草鞋整整齐齐地码着。两人你一样我一样,一个劲地往小伙子嘴里送、包里塞。自年红军来到于都,打土豪分田地撕契税,革命轰轰烈烈,穷人喜气洋洋。孙家从此不被逼债,还在自家的田土上,丰收了谷子、番薯、花生、豆子……家里头一回仓满缸满钵子也满。道发生是孙家的独龙宝,可姆妈却说:“我们一生世都要记共产党的恩情,你去当红军吧!”孙道发生生龙活虎,打仗勇敢又机敏,历经5年的锤炼,至年秋已成长为响当当的战将。“来来来,大家吃果子、拿鞋子,吃了穿了打胜仗!”老人一边招呼着战士们,一边接着说:“打完仗大家归屋里。道发生,归来把你俩的好事(结婚)办了……”妹子脸一红,转身走向人群分果子。   玉水环中过,苍龙背上行。红军队伍踏上柔韧的浮桥,孙家两个女人望着孙道发生在沉沉暮色中越走越远……   85年后的今天,黄灿灿的烈士证明书悬挂堂屋,孙观发向总书记绕口地解释:“孙道发生是我伯伯,本来应该是我爸爸。”原来,孙道发生此去一别,在长征路上惨烈的湘江战役中光荣牺牲。奶奶日日流泪,童养媳说:“他走了,我还在,我会服侍你到老……”奶奶清楚,眼前人心里也苦或者更苦。两年后,奶奶赶她去嫁人,她一次次拒绝。奶奶明白了,她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后来,本家堂侄愿意过继过来。因为贫穷,他正发愁讨不到老婆。而这个童养媳长相不赖,心肠更是好得金贵。   年秋,新中国郑重向全世界宣告诞生,那些红军没有白白牺牲。这年,孙家男丁——孙观发出世了,奶奶一扫脸上十多年的阴霾,乐呵呵合不拢嘴,孙家断子没有绝孙。   据记载,当年赣南儿女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参加支前作战的有多万人,参加长征的有5万余人,占长征总人数的65%。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10.82万人,占江西全省革命烈士总数的43.8%。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南儿郎倒下,湘江一战牺牲的仅于都儿郎就有人,孙观发的伯父孙道发生便是其一。门楣上的一块块光荣烈属牌,就是红土地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后生……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新中国天安门冉冉升起的国旗。   涛涛于都河畔,总书记感慨万千:你们的前辈牺牲了,我们要记住他们。记住他们,最重要的就是不忘初心。现在我们正走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往开来再出发!

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孙观发,高举着革命的旗帜向前走,吹响人生的奋斗号角。

  年,孙观发长成19岁的大后生,身体又壮又活。他光荣入伍,分配到陕西省紫阳县的铁二师某连。这支队伍刚结束抗美援越回到祖国。在越南疆场,他们头顶敌机,脚踩定时弹,用汗水、鲜血新建、改建、抢建了一条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英雄的连队英雄的事迹感染着孙观发。他不畏艰难苦累,打山洞挖隧道,热血沸腾建设襄渝线铁路,在全团多名新兵中第一个光荣入党。年的一个雨天,已是一名优秀班长的孙观发,正带领战士们抓紧工期打山洞,随着一声“轰隆”巨响,孙观发推开身边的战友,一块石头不偏不倚砸中自己的左腿。几个月后,伤愈合了,他却再也不适合当铁道兵了。   年3月,揣着一级乙等的伤残证,他告别五年的军营生活,一跛一跛回到了家乡当农民。积贫积弱的家在春风里萧瑟。   农民的战场没有硝烟,有的是赤裸裸的贫穷。父亲一人顶两房,两边的老人都要照顾赡养,6个儿女都还没成家,最小的才十几岁。孙观发是长子,本来指望他领着全家人走出贫困,可如今……全家不知多久没有闻过肉味了,现在也没法买一两肉给归家的儿子吃,母亲打了四升黄豆去磨坊,豆浆、豆花、豆腐都是养人的好东西。   休养了几天,孙观发灵光一闪,决定磨豆腐为生。从此,孙观发家成了村子里最早亮灯的一户。天麻麻亮,孙观发已一跛一跛行走在村里村外叫卖:“豆腐——卖豆腐!”半夜做豆腐,上午卖豆腐,下午种田土。风里雨里,孙观发又成为一名勇敢的“铁道兵班长”,领着全家战胜饥寒走出贫困线。兄弟姐妹陆续成家、生子、盖房……   谁知无风也起三尺浪。年,孙观发老婆浑身不舒服,到医院一检查,祸端竟是脸上那颗平时不起眼的痣,这是一种极其凶恶的肿瘤——黑色素瘤。老孙丢下豆腐担子,带着老婆跑县里、市里,甚至千里之外的广州治疗。年,在家照看孩子的80岁老母突然离世,孙观发匆匆赶回,披麻戴孝葬完老母后,医院治疗。病情好一阵坏一阵。不发作时回家休养,老孙便赶紧捡起家什做豆腐卖,因为所有积蓄都花光了,向所有亲戚都伸手了,五个孩子都还在上学。大女儿在新余师范读书,打“爸,没伙食费了……”老孙泪珠滚滚,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懂事的女儿是一定不会向他要钱的。读初中的几个孩子不吭声辍学了,跑去外面找事做,说挣钱给妈妈治病、给姐姐读书……化疗、放疗都做了,各种草药也试了,各方神仙也信了,老孙却无力回天。年,被病痛折磨七年之久的老婆撒手人寰……巨大的悲痛与20多万元债务交织,孙家陷入深深的贫困泥潭,孙观发苦苦挣扎……

流淌着红色基因的村庄,高举着革命的旗帜向前走,奏响脱贫攻坚的时代强音。

  年4月,42个国家部委人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赣南及周边地区进行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接着,习近平在《赣南苏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年6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具体内容有11章45款,涉及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方面面,囊括了孙观发等群众最关心的看病、读书、盖房等帮扶。   年5月20日下午,日头还没落山,孙观发家蓬荜生辉。香喷喷的花生、豆子,刚从地里摘回来的黄瓜、西红柿摆满桌。一家老小围坐在习总书记身旁,孙观发絮絮叨叨:“年我家被政府列为贫困户,年我们脱贫了。镇里‘富硒蔬菜产业园’里,我流转土地每年有多元,入股种植合作社分红每年有元。‘光伏发电’扶贫,我家屋顶上安装了光伏设备,每年有0元收入。四个女儿都出嫁了,一个儿子在东莞做模具,每月有多元工资,儿媳妇就在镇里制衣厂扶贫车间上班,每个月也有多元。我自己是伤残退伍军人,每月有1元抚恤金。孙子在读幼儿园,每学期学费1元;孙女读小学,不要学费,中午还有营养餐吃。家里家外都有挣钱的路子,老老小小都能照顾到。现在,看病有医保,做新屋、改厕所有补贴,买农机有补贴,栽禾种花生也有补贴……哎呀,各种各样补贴,我十个手指头都数不完!”   大家哈哈笑了起来,总书记深情地说:“我这次来江西,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老区能不能如期脱贫摘帽……”   孙观发所在地有一重要扶贫产业——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乡亲们极为陌生的“富硒”一词来源于挂点扶贫赣南的国家地矿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地矿部根据航拍的《赣州地区卫星彩色影像图》,投入项目资金2.39亿元,动员11家直属单位优势技术力量,完成于都、宁都等4县特色农业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项目,提交了处绿色富硒农业基地建设建议等成果……于都县梓山镇便是其一,每千克土壤含硒量达0.45毫克,产出的富硒蔬菜具有防癌、排毒等功效。   根据国务院《若干意见》产业惠民政策,赣州市结合地矿部的调研成果,明确“把蔬菜打造成为产值过百亿的产业支柱富民产业,把赣州打造成江南重要的蔬菜集散地”。于都县顺势提出做大做强蔬菜首位产业,全力做好做足“赣南富硒蔬菜”品牌文章,将于都县打造成全国农业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和全国知名的优质蔬菜供应地。   扶贫的力量,一个时代接一个时代,一级部门接一级部门,汇聚成汪洋大海般的国家力量,灌溉苏区光荣而贫瘠的红土地。一颗颗压在贫困重石下的种子,在阳光、雨露的召唤下,坚韧地发芽、长大……   孙观发脱贫了,与他同年被列为贫困户的李金禄不仅脱贫,而且发财了。“今年我的西瓜,预计收入这个数。”蔬菜产业园大棚里,李金禄伸出十根手指,笑着对大家说。   三年前,李金禄还是一个愁眉苦脸的拎包客。母亲患喉癌拖了两三年欠下一屁股债后病逝了,父亲气管炎、高血脂等老毛病缠身,三个孩子上学,老婆在家照料老小,一家七口全靠他一个人挣钱。他是装修行当里的粉刷匠,为了多挣点钱,他拎着一个包跑广东、四川,甚至内蒙古。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包头,坐火车整整一星期,结果在那里找不到事做。在外闯荡了20多年,钱没赚到几个,人却老了三分。年春,44岁的他拎着瘪瘪的包准备再次外出打工。   卖豆腐的老孙叫住他:“老李,家门口就有脱贫路,你何苦再跑到外头呢?”老孙跟他好好算账:“镇里搞蔬菜产业园,我们的土地流转有租金、在产业园做工有工钱、入股到龙头企业有分红。还有,像你这样的壮劳力,自建大棚或返租大棚种菜,种得好,亩均效益可达4万元左右……”老孙絮絮叨叨的实在话,说到他心坎里了。老李回想起镇村干部宣传的种种政策,突然觉得那些不是浮云。   一语惊醒梦中人。李金禄从政府那里获得免息贷款5万元,借了亲戚朋友十几万元,在富硒蔬菜产业园中自建大棚种了54亩西瓜。第一年只挣了三四万元钱,第二年获利翻番。今年是第三年,他缩减土地只种20亩,精品化种植西瓜。才过10天摘瓜期,他就收入1万元,今年挣个十万元应该不是问题。种瓜一年比一年顺,是因为有县里、镇里以及企业的技术员做指导。   黄五秀也结束了20多年在外打工生涯,在蔬菜产业园里勤勤恳恳干活,每小时10元工钱。村里人看她热情,还推举她当了妇女主任,服务大家的同时她又多了一份岗位收入。加上土地流转租金、入股分红等,每年总收入比外出打工虽然少一点,但她还是愿意留在家。天天领着乡里乡亲去大棚里干活挣钱,日日与家人在一起,看着孩子一点一点长大,以前年年逼她在外生儿子的家婆,也似乎更好相处了。常年缺失的亲情,像大棚里的蔬菜,舒展眉眼,欣欣向荣……

榜样,在任何时期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潭头村周围的下潭村、梓山村、排脑村等5个村子纷纷效仿加入富硒蔬菜产业园,多亩蔬菜大棚在苏区希望的田野上像朵朵升腾的蘑菇。孙观发脱贫了,李金禄致富了,周边的多户贫困户也脱贫了,多户乡亲都致富了。星空闪烁的夏夜乡村,农忙的人们累了一天却没有早早入睡,他们三五成群议论纷纷,“田园综合体”“民宿体验”“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展示区”等一个个新鲜的词,从这些泥腿子嘴里蹦出来,“哈哈,老孙,到时你家肯定是最热门的民宿。”孙观发开心地笑了,他相信,今后的日子会更美好!

来源:赣南日报年07月17日7版

作者葛顺连

往期回顾

?超甜!昨晚,于都这里满屏都是情话和甜甜的笑~

?于都首座城市综合体曝光——万达广场!

?聚焦!赣州各区县经济!于都GDP排名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dfdj.com/hayf/130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