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银针的故事医院

时间:2022-5-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一根银针的故事

中医有三宝,称之为“一根针、一碗汤、一柱灸”,今天要讲的故事就是从这“针”开始的。

郑氏儿科世家传承

相传清光绪年向、宁波郑氏瘄科传人镇海人郑莱荪移居定海,善用中医中药。对“幼称心法”研究颇深,善治痘瘄。遂被人们称为“痘瘄阿莱"。年,传医于儿子郑宗年。他凭着一枚银针治疗小儿咽喉、口腔疾病驰名定海城乡。郑宗年育有四子,其中一个儿子名为郑仁豪。年毕业于浙江省丽水卫校,后从师于父亲郑宗年,接过家传医学的接力棒,专治小儿各种疾病,尤其善于运用针刺疗法治疗小儿各种咽喉、口腔病,年,郑仁豪传医于儿子郑舟,为郑氏儿科嫡传第五代。

少年壮志弃理从医

“郑舟,继承郑家的中医药事业,是我对你的期望,第一步必须脚踏实地,刻苦学习,先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这是郑仁豪对郑舟的期冀。身为中医师的儿子,郑舟的童年医院渡过的,说起来,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成为医生之前,郑舟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专业的人才稀少,市府、海关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是,这不是父亲心中最理想的道路。父亲殷切的期盼,希冀的眼神,郑舟无法忽视。终于,他接过父亲手中的银针,拿起医书。报考了医学专业。因此,这一枚银针在郑家后继有人,这一医院得以延续传承。

廿载拼搏勇于担纳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二十载风雨历程,足够郑舟成长。也足够郑仁豪安心交棒。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作为党员,作为医生,郑舟说不能给父亲丢人,不能辱没了医生的称谓。于是。他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前往码头检测核酸,炎炎烈日,飒飒寒风,一站便是一日,一干便是一天,汗水混了脸庞,沁透了衣衫,他从没说过一句苦,从未喊过一句累。

前路漫漫。前行不易。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是“十四五”的开篇之年,无数如郑舟一般的中医人将牢记党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扬我中华文化之瑰宝,不负岐黄之祖辈,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建党百年华诞!

给我点个“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dfdj.com/hayf/154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