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日消息,据药渡数据披露,康方生物在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上公布了一项重要的III期研究。该研究涉及PD-/VEGF双抗药物AK2(即依沃西单抗)与CD47单抗AK7(又名莱法利单抗/Ligufalimab)的联合疗法,与PD-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PD-L表达阳性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进行对比。预计该研究将招募50名患者。值得注意的是,此项研究是全球范围内首个启动的CD47实体瘤III期临床研究,同时,也是PD-/VEGF双抗药物AK2的第5项头对头III期临床研究。关于AKAK2,这款由康方生物独立研发的全球首创PD-/VEGF双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自问世以来便备受瞩目。在年2月,康方生物与SummitTherapeutics携手合作,将AK2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独家授予后者,覆盖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交易金额高达50亿美元,彰显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今年5月,AK2更是获得NMP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获此殊荣的“肿瘤免疫+抗血管生成”协同抗癌机制的双特异性抗体新药,用于治疗EGFR-TKI治疗失效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q-NSCLC。此前,AK2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与帕博利珠单抗进行头对头对比,展现出显著的优势,特别是在肺鳞癌中,其PFS风险比更是低至48,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基于这一突破性成果,康方生物已向监管机构提交了AK2单药一线治疗PD-L阳性晚期NSCLC的sNDA申请,并有望获得优先审评。同时,关于AK2在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研究也在稳步推进中。 此外,AK2在NSCLC领域的研究不止于此。目前,多项III期临床研究正在同步进行,除了已启动的头颈鳞癌外,胆道癌和胰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也即将拉开帷幕。这些研究将进一步验证AK2在多种癌症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关于AKCD47,一种广泛表达的跨膜糖蛋白,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其与SIRPα的相互作用向巨噬细胞传递抗吞噬信号,成为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目前,全球范围内正积极探索CD47抗体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其中血液毒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AK7抗CD47抗体,作为一种新型人源化IgG4抗体,无血凝作用,能有效诱导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与传统的CD47抗体相比,AK7无需预剂量来预防贫血,且抗肿瘤活性良好。在小鼠模型中,AK7单药或联合AK2均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疗效。这些研究成果为CD47抗体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于头颈部鳞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PD-/VEGF双抗药物AK2与CD47单抗AK7的联合疗法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此次III期研究的启动,旨在进一步验证该联合疗法在头颈部鳞癌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希望。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作为头颈部肿瘤中的常见类型,起源于上皮细胞,并常发生于口腔、咽部和喉部等关键部位。在排除皮肤和甲状腺癌后,超过90%的头颈部恶性肿瘤都被归类为鳞状细胞(表皮样)癌,其余则多为腺癌、肉瘤和淋巴瘤。 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年的数据披露,中国唇癌/口腔癌、喉癌、口咽癌和下咽癌的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数分别约为8万例和0万例。由于这些癌症的早期症状往往不具典型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阶段。 对于局部晚期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以标准剂量顺铂为基础的同期放化疗已成为非手术治疗的金标准。然而,即便如此,仍有近半数患者在初次治疗后两年内出现复发或转移。因此,临床上对于新型有效治疗方法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在最近的ESMO大会上,康方生物公布了AK2联合AK7作为PD-L阳性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一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截至年3月9日,该研究共招募了30名参与者,其中20名患者接受了AK7与AK2的联合治疗。数据显示,患者的总体缓解率(ORR)达到60%,疾病控制率(DCR)更是高达9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更是达到了个月。 在不良反应方面,共有20名(6%)患者发生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其中仅名患者经历了3-4级的不良事件。值得一提的是,没有患者因TRAE而中断治疗或死亡,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蛋白尿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目前,一项新的III期联合研究正在紧张筹备中,该研究将进一步验证AK2与AK7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协同效果和安全性。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dfdj.com/hayf/176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