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的后果怎么样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大多数喉癌病人经过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均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早期声门癌5年存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全喉摘除术后病人术后5年存活率可以达40%~65%。淋巴结的转移对预后关系密切,淋巴结阳性的病人,生存率可以下降40%。出现远距离转移时则难以治愈。喉癌是怎样转移的 声带及声门下腔淋巴管较少,声门以上的淋巴管则甚为丰富,尤其以会厌两侧、室带及喉室等处最多,因此,发生于声带或声门下腔的恶性肿瘤,如果治疗及时,预后较声门以上者为佳。 喉癌的转移包括直接扩散、淋巴结转移、血行播散和沿呼吸道扩散四条途径。直接扩散是指肿瘤在原发部位不断沿黏膜表面和黏膜下向周围浸润扩散,但是也受解剖和软骨屏障的限制,使肿瘤在较长时间内局限在一个范围内。 声门癌淋巴结转移率为0.4%~2%,声门下癌转移率为25%,声门上癌为30%,喉室和会厌癌为50%,如肿瘤侵犯到梨状窝则转移率可达50%~75%。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一般与喉、喉咽淋巴的流向相符。自癌变所属区的淋巴结多先转移至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处的颈深淋巴结,也可以直接或继续转移至其他颈深淋巴结。除颈深淋巴结外,喉癌及喉咽癌尚可早期或晚期转移至下颌下淋巴结、腮腺淋巴结、耳下及耳后淋巴结、咽后淋巴结。 舌骨下淋巴结,位于甲状舌骨膜,喉前庭、梨状隐窝及部分喉咽部淋巴汇入此淋巴结,因此,喉切除术中,清除会厌前隙甚为重要。喉前淋巴结位于环甲中韧带之前、甲状软骨下缘或环状软骨弓的喉前正中部,此淋巴结虽小,但是甚有临床意义,声门下区癌可因摸及此淋巴结而被发现。胸骨上淋巴结位于胸骨上隙,介于颈浅筋膜与颈深筋膜之间,在喉切除术后可在气管造口的下缘出现晚期转移。 椎淋巴结(有些学者称之为颈浅淋巴结,但其所在位置并不浅表),大多直接位于斜角肌和肩胛提肌的浅面,有时还可以伸入斜方肌前缘的下面,其排列与副神经走向一致。有转移时需将副神经一并切除。淋巴循环因为炎症、肿瘤或手术瘢痕而受阻时,也可以改变流向,产生逆向转移,所以术后复发的癌,或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均可出现对侧淋巴结转移。喉黏膜近中线处的淋巴管与两侧的淋巴结相通连,故一侧近中线的喉癌可以引起对侧的淋巴结转移,因而近中线的喉癌,常常需要施行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此外颈部可触及的淋巴结,并非都是肿瘤转移所致,相反,有些转移的淋巴结手术前不能触及,只在手术中或手术后经过活检方得到证实。因此,手术的范围常常需要随手术中发现的情况来确定。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也很重要。我们有时在手术中将取出的颈部肿大淋巴结剖开来看,可见其内部纯属“液化”,不见转移的癌肿组织,其病理报告常为非特殊性淋巴结炎。但这种发现并不能排除癌肿的转移,我们甚至认为这是另一种转移方式。 喉癌的血行播散是癌细胞直接侵蚀血管壁而进入血液,或者经过淋巴导管导入静脉发生远端转移,其发生率远不如淋巴结转移率高,临床极为少见。血行转移发现于声带癌者极少。远处转移半数发生于肺,其次为肝脏、骨髓及皮肤,其余如肾脏、脾脏、心肌、心包及脑组织等比较少见。喉癌一般不沿呼吸道直接扩散,但是如果癌细胞自行脱落,尤其是有溃疡的喉癌,或做喉部检查以及麻醉插管时,有可能将脱落癌细胞植入小支气管。 喉癌一旦复发有什么表现喉癌手术后的病人一旦出现声音的改变或声音嘶哑加重的,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咽喉部突然无诱因出现疼痛而经过抗炎治疗没有好转的,颈部突然出现肿大的淋巴结而触摸时不疼的,或者出现刺激性咳嗽并且痰中带血的,医院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复发(图3)。图3喉癌术后咽喉医院诊治喉癌手术后一旦复发怎样治疗喉癌手术后一旦复发,如部分喉切除术后或颈部淋巴结出现转移的病人,能够手术治疗的仍然要手术治疗。如果单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可先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再给予放射治疗。如果肿瘤系原位复发,可以考虑行全喉摘除术。如果不能手术治疗的,也可以根据病人身体状况选择放疗或化疗,并且有呼吸困难的要行气管切开术。对于已经出现远端转移而身体状况又差者,不能耐受放疗或化疗者,则可以行姑息支持疗法。赞赏 长按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