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一句玩笑能记多久可能是一辈子

时间:2016-11-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前言:

写这篇亲子话题我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亲子方面我一直觉得自己没生孩子所以没有发言权,可是我今天特别想替小孩儿们发发言。

刚才在楼下,一个妈妈带着个小小的娃,邻居大婶儿逗孩子说:哎呦这是姐姐的衣服吧?以后都不买新的,姐姐穿旧了你再穿哦~小孩儿眼睛忽闪忽闪地努力去理解这句话,之后低下头摆弄手里的玩具,不再看大婶儿了。

我真想扇这大婶儿俩嘴巴,这破嘴咋就那么欠呢,你也活了一把年纪了,不像是不会说话的人,怎么到孩子跟前儿就不知道分寸也忘了技巧呢,孩子是狗?狗都能听懂人话好不好。

1、我最灰暗的孤独发生在儿时

一些大人喜欢和别人家小孩儿开玩笑,有时故意在玩笑里为难孩子,仿佛是善意的,其实混账透顶。家长看待这个问题一般是三种反应,大部分人不当回事,另外还有些二到家的爹妈会跟外人一唱一和,只有极少数家长会严肃制止。这一小部分父母会被扣上不识好歹、不近人情的帽子,而我只想为这类父母点赞。为了证明我的观点,不得不自揭疮疤谈谈我的童年阴影了。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生在北京,因为各种不得已的原因,出生一个月就被送到了天津。人生的头几年我是在天津奶奶身边度过的,直到四岁才被接回北京的家里。

谁的人生都会有个灰色阶段,大部分人是在中年,所以有个词叫中年危机。而对我来说,从四岁回到北京、到五岁上幼儿园,这中间的一整年远远苦过中年危机,堪称我心里抹不去的90度灰。

我对父母并不熟悉——他们是双职工,每年能去天津看我几次就不错了。我妈亲口承认,我不到一岁那年食物中毒病危,她从北京赶去时看着急救室里的一片孩子,认不出自己的闺女。所以毫不意外地,我回北京后跟父母不亲。

我不知道自己有个姐姐——真的,我不知道我有个亲姐姐,她也不太知道有我。这导致我刚回来时,在她看来是一个入侵者,突然分走了她一半的地盘和宠爱,所以她很不待见我。我们在童年相处得水深火热。

我没有了熟悉的小伙伴——换了城市之后,每天一起疯跑的奔波霸和霸波奔们一夜失联,我玩儿最多的游戏是下雨后独自找个水洼蹚水,那是从没体会过的孤独和失落。

一切都是陌生的,甚至有一次,我去楼下的小店买泡泡糖后不认识回家的路,所有的楼以及楼道还有其中家家户户的门,全都一样,我站在楼下仰望着这片陌生的丛林嚎啕大哭,觉得被整个世界遗弃了。

2、能力不对等的交流是一种戕害

说了这么多铺垫,就是为了下面这个讨厌的人出场。小区里住着的都是同事,有天晚饭后我妈带我下楼散步,迎面碰上其中一个,女的,鼻梁中间有块大大的黑痣。我妈让我叫,张阿姨,我叫了。张阿姨笑嘻嘻地,一边端详着我一边问我妈:这是二闺女?

我妈说是啊,半个月前刚接回来,还认生呢。

接下来张阿姨可以有很多话来逗我、和我交流,比如你吃饭了吗?你喜欢这里吗?你的裙子真好看,是谁买的呀?你看你多可爱呀阿姨真喜欢你……

倒霉催的张阿姨选择了一个在我看来是最恶毒的玩笑:“宝贝儿你不是天津人吗?家在天津你来北京干嘛呀?你不是这儿的人,快回天津去吧这不是你的家……”

四岁多的我当时懵在那里涨红了脸,不知怎么应对。我看她表情好像是善意,听她的话又分明是在轰我;我不理解天津人、北京人是什么意思,只听见了这不是我的家。对,我也觉得这不是我家,一切都是陌生的,从人到路两眼一抹黑,我不光想回去,还想问问为什么要接我来,我自己根本不想来啊……

我看看我妈,她在一边跟着无所谓地笑呵呵。那一刻在我心里,张阿姨是欺负我的坏人,我妈是张阿姨的同伙。而我,我是既没在自己家也回不去熟悉的奶奶家的不受欢迎的家伙。

张阿姨和我妈又聊了几句就走了,这件事谁也没有再提起,大人们都觉得这个玩笑开了就过了。

而这句玩笑话,让我的童年记忆里永远存在着一个点,即使后来我上了幼儿园有了新朋友,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甚至直到我成年,我始终都记得那时我曾经是一个尴尬的存在,不属于天津也不属于北京,我曾经孤独无人倾诉,无助无可奈何。后来我甚至都忘了这种感受从何而来,但它就是挥之不去,一直留在了属于童年的记忆之中。

3、恨意可以留在记忆的深处

去年有次和我妈吃饭,她告诉我她的老同事、张阿姨得了喉癌。我冷静地问:是不是那个张XX,鼻子中间有一大块黑痣的?我妈说是啊,就是她。

我突然有点激动,声音也高了几个调门:“那挺好啊,她终于再也不能说那些歹毒的话了。”

我妈惊呆了,她怎么你了你那么恨她?我自己也很诧异,成年之后我从没有遇到过张阿姨,除了鼻子上的大黑痣,她长什么样我都忘了,那个玩笑我也从没有去刻意记得。不知道为什么得知她身患绝症我非但不同情,还觉得挺畅快。

然后我就全记起来了,一切清晰得就像发生在昨天,那种记恨加委屈让我有种想流泪的矫情冲动。原来我以为童年的事都忘了,其实那记忆一直都在,我甚至能看见当年的自己,那个无助无措的小女孩儿,被一个大人居高临下用手指着说“回天津吧这不是你的家。”那孩子委屈,因为她没有还嘴的能力,也不懂那些人情世故,她只会记住这种“善意”的羞辱,并且在很长时间里感到一种多余的自卑。

原来我一直都在生张阿姨的气,气得甚至在精神上回到了那时那地,和当时的情景无缝对接了。此刻的我挡在当年那个小小的我身前,对张阿姨说出了我当年没有能力说出的话:“天津人北京人关你屁事?是家不是家关你屁事?你那么大人跟个孩子嘴贱什么,会说话就说,不会说话就滚!”

我清晰叙述了张阿姨对我造成的伤害,然后冷血地告诉我妈,这人长什么样我已经忘了,但她像苍蝇一样的声音我没忘,而且我永远讨厌她,即便她得了绝症我也不会违心地报以同情。

我还有后半句没有说出来:妈啊,当年要是你能严肃地制止她,用力给我撑腰,我瞬间就会和你亲近了,可惜你漠然得像在看戏,还报以轻松的笑,你知道吗,这加剧了我的无助。

4、愿孩子们都沐浴精神的阳光

凡是有点儿品的大人,别去对人家孩子开那些说不清善恶的玩笑。因为孩子不具备对冷嘲热讽还嘴的能力,这种嘴欠很不公平。而且他没有分辨能力,你说的话很容易就会被当真。你这么淘气谁会喜欢你啊?长大了去掏大粪吧?你是你爸爸捡回来的你知道吗?你妈妈怀你的时候差点不要你哎。。你自己说,你的嘴欠不欠。

还有家长。我没当过家长,如果我有孩子,哪个不懂事儿的东西对我的孩子开这种玩笑,我会站出来给孩子撑腰,用行动告诉孩子:他说的事儿根本不存在。

过去了这么多年,人的素质普遍提高了,家长的育儿观念也不像过去那么粗糙。但依然有大批嘴贱的人,惹不起同龄人就去肆无忌惮地逗弄小孩儿,还打着闹着玩的旗号。还有大批不懂事的家长,以为孩子既听不懂也记不住,所以哈哈一笑不以为意。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们,不是这样的,小孩儿听的懂,也记得住。

你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看看他对周边的长辈是什么态度。他对有些长辈特别亲近,这种亲近一定是由心而发的,这个长辈说话的态度一定是孩子喜欢的。

而孩子如果对你的有些亲戚、邻居、同事显得避之不及,我告诉你,一定是他对孩子说过的某些话造成的。这些话有可能就是当着你的面说出来的,甚至你还附和过、取乐过。

衷心地希望,所有的孩子都不会再有关于童年的阴影记忆。

如果觉得说得在理儿







































重庆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dfdj.com/habfz/19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