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多数待转业干部早已脱下军装,带着几分不舍、几分洒脱,或勇敢走向社会开始一次重要的转型,或与父母妻儿暂享久违的团圆。 而同样的5月,同样的待转业干部,中部战区空军导弹某团待转干部、总工程师杨勇却作为部队主要指挥人员,征战在暮春的戈壁滩。 梯队才抵达西北某卸载站,一场“卸载、进驻”考核随即打响。暮霭沉沉,战阵森森,杨勇再一次肃立在队伍前,发号施令一如平常指挥若定,部署任务依旧不改果敢泼辣风范,熟悉的声音、熟悉的作风、熟悉的澎湃激情。随即,队伍中传来震天喊声,“凝聚斗志、誓夺第一”的口号如惊雷般在戈壁炸响。这士气,是对杨总工“转业不解甲”的感奋?还是为他在军旅谢幕时的送行?更多的,应是对一名老兵为了强军事业散尽光热的敬意。 对于野战文化氛围,杨勇也可以指点一二。 时间指针拨回到两个月前,总工杨勇决定转业的消息不胫而走,立刻在团里引起了轰动。大多官兵的第一反应是“不信”。不是前阵子才组织完导弹吊装集训?在总结会上还情深意切地感慨,“在部队放心大胆练就打仗硬功,总有一席之地施展本领”,让官兵为之热血沸腾,怎么突然就“爆”出转业的消息?这样一个受上级厚爱下级拥戴、能指挥善打仗的好干部为何要放弃大好前途离开部队? 几经证实,消息不假,然而得知背后的隐情,官兵们无不为之感慨。 军校毕业16年来,杨勇历任排长、连长、营参谋长、营长、团参谋长、团总工等职务。多个基层关键岗位的摔打,促使他练就一身过硬本领。“他是个集指挥作战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抓建带兵能力于一身的多面手。”见证了杨勇成长历程的该团政委马志宇这样评价。 杨勇始终信奉,苦学加苦练是一名军人增长技艺的不二准则。年,该团接到准备更换某新型防空导弹系统的通知,杨勇加入到学习新装备的骨干队伍当中。当时他正任导弹某营参谋长,这是一个既要懂指挥又要懂技术的岗位。手中的武器即将“鸟枪换炮”,压力非比寻常,杨勇给自己和全营官兵定下的目标是,“提前掌握指、技、战技能,新装备拿到手就要能打仗。” 与战友们一丝不苟研究战法。 面对几本枯燥的教材,杨勇带着战勤人员没日没夜地学习理论、模拟跑练程序。新装备较之老装备,在信息通联、指挥组网、抗击程序上都有极大的差异,要想从原来的组训定势中完成“华丽转身”绝非易事。在近两年的突击训练中,杨勇带领战勤班长期夙夜在公坚持学习训练,自己更是躬亲垂范,经常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指挥所。当时跟杨勇一起参加集训的团技术股工程师金德亚回忆,“一次,我早晨五点钟起来去教室‘跑电路’,本以为杨总工先我一步到达,心中满是钦佩,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并不是比我先到,而是自前一天晚上至早晨就一直没离开。” 苦学换来的是对新装备理论的日益精通,苦练换来的是对新型导弹的熟稔驾驭。年5月,已经升任营长的杨勇率队执行检验性实弹打靶任务,这是该团装配新装以来首次进行实装实弹打靶。为不辱使命,在长时间的准备过程中,他几乎把阵地当成了家,吃住全在指挥控制方舱内。有时整晚组织战勤人员研究战法、演练敌情空情,有时一天组织模拟抗击演练多达数百次。 长期的加班熬夜,令他的身体很快亮起了红灯。那段时间,他常常忍着头痛坚持训练,后来实在禁不住同事劝说,才硬着头皮去就诊,诊断结果居然是高血压。战友们纷纷劝他休息一阵子,他却打趣说,“高血压算什么病,真打起仗来,我要是因为这个病告退,还不被人笑话死?”顾不上休息,便又投入到紧张的训练演练中。苦心人天不负,在最后的射击靶弹过程中,他带领该营创造了同兵种部队的纪录,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官兵们给杨勇起了个外号叫“激情无限”,在全团广为流传。对此,杨勇说,“我喜欢这个外号,当兵就应该身体里有激情,眼睛里有敌情,没有激情,拿什么应对敌情?” 连年来,杨勇带着激情、瞄着敌情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执行过大项任务30余项,在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先后荣立三等功6次。去年,已经挂帅该团参谋长的杨勇带队赴西北执行体系对抗任务,他带领主战人员深钻战法打法,依托实战化背景扎实演练研练。最终,研创出的战法被导演部评为兵(机)种战斗行动战法创新奖,自己也因此荣获战斗精神强训先进个人,并被基地和上级机关誉为不可多得的“打仗”人才。 然而,正当杨勇在部队的事业不断蒸蒸日上时,家庭却接连遭遇不幸。 去年临近春节,正在组织冬训的杨勇接到家人打来的父亲被确诊为喉癌!而这条如晴空霹雳消息,也正是促使杨勇毅然决定“转身”离开部队的最后一棵稻草。 杨勇是家中独子,年,母亲因突发脑出血落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父亲一边在外打零工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家中艰难境况可想而知。但是为了儿子能够在军营安身效命,老两口始终积极乐观。毕竟,儿子身披戎装报效国家是二老最引以为豪的精神寄托,在他们看来,哪怕多吃点苦、多受点累,都值!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怕儿子过于牵挂而影响到工作,所以每当杨勇来电询问情况时,听到的总是“没事,没事”、“一切都好”、“不必惦记”之类的话。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心思,杨勇何尝不懂?无奈,七尺之躯已许国,只能以忠心表孝心。无数次,杨勇默默收起“不可为外人道”的隐痛,把对家人的亏欠之情全部转化成了练兵动力、打仗热情。 父母双双患病,让杨勇陷入了无边的苦痛与挣扎。怎么办?妻子除了照顾母亲,还要照顾8岁的女儿,如今父亲已托付岳父暂时照料,一家人的温暖壮举令一向坚强乐观的杨勇几度落泪,但他深知,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还有日后难以估量的医药费,像座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底,本应是家中支柱的自己却束手无策。 而彼时正值申报转业的当口,自己各方面条件都符合要求,无形中,杨勇被迫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他倾注了无限热血、鲜衣怒马正当时的军营,一边是饱受病困、亟待他这个顶梁柱支撑的家庭。几经思忖,杨勇最终选择了向组织递交转业申请。 指挥作战,外表镇定自若,内心波澜壮阔。 了解到实情后,领导们曾设法挽留他,但他思量再三还是拒绝,“父母有生之年我得照顾照顾了,部队大批人才已经成长起来,有他们在我放心,但家里离了我就真的转不了了,哪怕有一点办法我也不会做这样的选择……”语未说完,他已是泪流满面,在场的几位领导也不禁红了眼眶。 当问及还有什么需求时,他给出的铿锵作答再次令大家震惊,“5月份即将执行实弹打靶任务,这次任务涉及多个单位比武考核,不拿第一,前功尽弃,请让我将军旅的最后一站放在演习场!”这决定发自于杨勇灵魂深处对军装、对导弹、对练兵场的执着坚守和深情眷恋。 5月16日,戈壁滩上铁甲列阵,该团接受了导演部第一次“假打假”考核,笔者在考核现场看到,杨勇在指挥位置,战斗如昨。 几天后,“假打真”、“真打真”等更高难度科目即将上演,苍凉广袤的戈壁上空,仿佛一枚枚导弹渐次射出,火红的尾焰映红天幕,红得像父母妻儿迎接他凯旋的笑脸…… 中国空军网 邮箱 kj81cn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方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dfdj.com/habfz/77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