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一做防癌基因检测的领军者

时间:2021-4-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杭商传媒徐梦琪/文

排版/沈丽萍终审/北子

王军一博士杭商传媒徐青青/摄

最新一期《全球癌症报告》显示,年全球新增万癌症病例,因癌症死亡人数达万。世界卫生组织于今年初预测,世界癌症病例数将在未来20年增加60%。

“中国每年有近万新发癌症,但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40.5%。很多资深临床专家对我说,治疗癌症患者没有成就感……”向杭商传媒记者谈到上述残酷而黯然的数字,杭州和壹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壹基因)董事长王军一的语调明显沉缓了许多。

“你是否经历‘假’体检?”

从人体组织上讲,人的脑袋里可能产生神经胶质瘤,往下有鼻咽癌、口腔癌、喉癌、甲状腺癌、肺癌、肠癌……女性还会有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男性还会有前列腺癌。目前,传统的癌症检查手段有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检查,B超、CT、核磁共振等医学影像学检查,以及胃镜、结肠镜等内镜检查,如果要把所有癌症筛查一遍,先不说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大量辐射),也不论经济重负,体检往往还存在漏查风险。

“中国每年有7亿人次的体检,但是绝大多数人可能经历的是‘假’体检。”一项亲身经历的案例,令王军一遗憾至今。

曾经有一家人年年体检,母亲最终发现胃癌时已至晚期。为什么年年体检却查不出胃癌?原来这家人的体检项目除男女个别项目有不同,几乎一致,并且从未筛查过胃部相关项目。后来壹基因给他们做了各类癌症风险的排查,报告显示其母亲有胃癌、食管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四种癌症高发风险。不检测不知道,一检测吓一跳!显然对于其母亲,检测结果为时已晚,但无疑为其余家庭成员敲响了警钟。

王军一认为,基因企业的重心不在向大众推广和强调基因概念,而是直接将基因融入到医疗健康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国每年有~万孕妇做胎儿基因检测,最常见的一项就是“唐筛”(唐氏综合征筛查),而壹基因力求的便是将基因检测深度融入防癌领域。

壹基因成立的初衷,就是利用世界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和基因大数据计算技术,为大众提供癌症早筛、提前预防和精准治疗的基因检测服务。

不言而喻,壹基因蓝图初展——“防癌基因检测领军专家”。

多癌种筛查刻不容缓

经常自检成为王军一对自己和企业的要求。当初聚焦于癌症早期筛查、风险排查,就是因为防大于治。

“创业最怕伪需求,或是新的技术推出没有领先性。”壹基因也曾将业务扩展癌症治疗领域,研发靶向药物相关检测。然而支蔓繁多,主干就会无法支撑。

最终,壹基因将重心定位在了多癌种筛查基因检测的研发。“多癌种基因检测已刻不容缓,解决漏查、过度检查是研发的核心。已经推出的常壹宁、优壹宁,只是壹基因研发多癌种筛查过程的中间产品。”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胃病”大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40.3万,每两分钟就有1人确诊为胃癌!据统计,中国目前大约有6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这是胃癌的I类致癌因子,当胃黏膜长期被破坏,胃部细胞变异形成胃癌的概率就会增加。而优壹宁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检测是否幽门螺杆菌感染,还能分析其高危型和耐药性。

王军一告诉杭商传媒记者,大部分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无不适感,但幽门螺杆菌感染会百分百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胃炎),它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因此所有感染者均需进行治疗。研究发现,20%~50%的菌株对抗生素有耐药性。常规的治疗方案,并不针对个人的特定感染情况区分用药,所以基因检测对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单癌种检测不是癌症早筛的最终目的。多癌种筛查基因检测,寻找几十种癌症的普适标志物,才是难啃的骨头。“好比遥控辆车停整齐,那才难。”王军一形象地将这一目标形容为“产业革命”。

华大基因、贝瑞基因都是靠胎儿基因检测撑起的上市公司。赛道不同,市场的潜力、规模、进度也不同,胎儿基因检测和癌症防治本身就有独立市场,现在壹基因在做的是用技术革命发起新一轮产业革命。“也许3年之后,这个革命性的成果产生的市场是千亿级的,它将撑起几十家上市公司。”

如果目标市场足够大,那就心无旁骛。青山踏遍,一路荆棘,壹基因一路成长都在解决问题,他们坚信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基因检测产品杭商传媒徐梦琪/摄

B端业务促进合作

创新,是生命健康企业的生存之道。

壹基因每年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是营收的1/3,先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50多项。壹基因还自建了行业一流的高性能超算中心,仅用于计算的CPU数量就高达0多个,基因数据存储容量更是高达10pb,从而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结合,生命科学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

技术是革新的,专注研发的企业,却面临着客户紧缺的难题。于是壹基因在业务模式上也进行了创新:从自身数字化的健康管理,向为合作伙伴做数字化健康管理调整。

壹基因调整的业务模式为“ToB(Business)ToC(Consumer、Client)”,即为B端的C端服务,与壹基因合作最多的是体检机构和保险公司。这是巨大的消费产业。如果产品促进原来业务的发展,就有了相辅相成的效果。

曾有体检机构与壹基因就基因科技是否会“革”体检行业的“命”进行探讨。王军一表示,首先技术革新势如破竹、无可抵挡,而且行业革命不总是由行业内部引发的,好比CT仪器与更好的CT仪器之间的角逐,定不如基因检测技术对它的影响大。其次,体检的市场永远不会消失。最后,基因科技应用于癌症早筛的技术,只会不断更新迭代,反而提升体检中心的体检能力、效率和效益。所谓“体检革命”其实是为其插上翅膀,为体检产业赋能,促进竞争力、业务拓展能力、客户粘性,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成果。

除了和体检中心合作,壹基因的另一个合作对象是专家临床科研项目,因为研发需要基于医学临床数据。患者样品,患者诉求,患者数据,专业知识,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健康服务为目的。

创新发展第二曲线

王军一在中科院研读遗传学博士和在华大基因工作期间,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20多篇研究论文。那时的他便开始思考,如何利用研究成果,给社会带来更大更直接的价值。

将BT生物技术和IT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在科研和应用之间的鸿沟上搭建桥梁,成为王军一开启创业征途的原发动力。“挽救生命比搞基础科研让我觉得更有意义!”

年,王军一怀揣着创业梦,第一次来到杭州高新区(滨江),杭州高新区(滨江)经济发展活跃,创业氛围浓郁,阿里巴巴、网易一批龙头企业拔得头筹,政府政策扶持、高效服务,这些都成了王军一在此安营扎寨的理由。

那时,杭州高新区(滨江)在全国高新技术开发区排第七。6年光阴荏苒,如今已跻身全国前三。王军一认为“创新驱动,目标导向,危机意识”是壹基因和高新区发展的契合之处。

这是一个生命健康产业的好时代。今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先后发布了“生命大健康”产业图谱、杭州高新区(滨江)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及关于促进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政等等,一盘生命健康产业的棋局,铁马金刀,好不热闹。

安不忘危,存而思亡。底线思维、忧患意识必不可少。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融合的典范滨江,为何持续布局新兴产业?“当滨江已面临高产量发展第一曲线时,第二曲线、第三曲线布局就应该被纳入议事日程。”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壹基因而言,智慧医疗就是发展的第二曲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dfdj.com/hayf/13153.html
------分隔线----------------------------